分布区域:
漳州市芗城区及其周边地区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芗城区原名漳州市,1985年漳州地区改为漳州市,原县级市漳州市改为芗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北纬 24°29′14"~24°42′41",东经117°29′3"--117°43′1",九龙江下游漳州平原地带。 面积264.59平方公里,人口 36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香蕉、龙眼、荔枝、柚子、芦柑、水仙花等名果奇花久负盛名,素称“花果之城”、“鱼米之乡”。
区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系博平岭东翼余脉,属侏罗系南园组火山岩组成的山地丘陵。最高峰天宝山的三尖峰,海拔高度928.8米,与五凤(峰)山(775米)、金沙大岭 (574.6米)连绵形成天然屏障。东南地势平坦。九龙江西溪与北溪夹峙区境而过,形成冲积平原。区境南北长25.l公里,东西宽23.4公里。
区境河道纵横,池塘密布,水源丰富。主要水系有流经区境的九龙江西溪和北溪。西溪区间溪长22.7公里,北溪区间溪长19.1公里。有流经五凤、过塘入宝新渠道的畸下溪。有市区环城河、诗浦人造河、塘头河、鳌浦大湖、墨溪大湖等。还有大小池塘、井、渠遍布郊区。水资源年平均可达121.3亿立方米,为工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芗城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产出,荟萃的人文和悠久的开发历史,成为漳州市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渊源:
锦歌的历史悠久,约产生于明末清初。锦歌在漳州的形成是由于唐宋元明以来,漳州经济发达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清中期以后,漳州、龙海锦歌馆(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答余堂、丰庆堂、声音堂、集弦阁、乐吟亭等,据《龙海市文化志》统计,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锦歌馆(社)堂派31个,亭派35个,风靡一时,几乎遍播每个村庄角落,四十年代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建国后,锦歌得到省、市文化部门的重视,厦、漳两地的锦歌馆、社统一纳入文化部门管理,创作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锦歌,如《海堤之歌》、《破监记》等。八十年代以来,作为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锦歌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一批融入了时代气息的新编锦歌相继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本着“抢救锦歌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芗城区文化馆成立了锦歌研究会,编印锦歌论文集和演唱曲集,建立了西桥龙眼营锦歌社,作为芗城区开展锦歌活动和研究的阵地。由于市区锦歌演唱队伍人员流失、老化、断层,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我馆把西桥小学锦歌队列入我区文化阵地的“芳草点”,并选派专业干部前往指导,请名家谱写具有时代特色的锦歌曲目,培养锦歌后备力量。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锦歌活动已见成效。1993年还举行了“海峡两岸锦歌(歌仔)艺术研讨会”,编印了锦歌论文集。
基本内容:
1、锦歌是闽南语系中以漳州唱腔演唱的民间说唱曲艺,它的唱腔音乐融化了历史上流传在漳州地区的乡音词曲俗谣,在历史上的各个不同时期曾经又过俚歌、弦歌、乡音、锦曲、兜歌、杂凑歌、杂锦歌、走唱调、歌仔的不同称呼。
2、锦歌的风格和特色,①唱词的组成,除什嘴仔较自由灵活外,其他曲调的配词大体上按方言四韵,七言四句体居多,也有九言四句体。②乐曲组成,以前奏(过门)、入曲、后奏组成曲式。③曲调音阶一般三度音起伏(跳动),所以曲调比较平稳,有的乐曲在演唱(奏)中也有变调出现(俗称贝思)等。
3、锦歌的表演形式有多种,走唱(瞎子“弄叮当”)、坐唱、表演唱、戏剧表演等。走唱可谓锦歌较原始形式之一,只用月琴自弹自唱或双人齐唱。坐唱由单口叙述故事发展到多人分角色对唱或齐唱,伴奏初有月琴,以后吸收南琶、二弦、三弦、洞萧等四管。云霄锦歌称“四管齐”,基本为坐唱、对唱形式,后来也发展为表演唱,其伴奏乐器用秦琴、扬琴、椰胡、洞萧。表演唱是近代发展的形式,把说唱内容加以戏剧化的处理,由叙述体和代言体相结合,由演员在台上表演,伴奏乐队除原来四管外,适当增加二胡、扬琴、大提琴等组成小型民乐队,置于台面表演区的入台处。
4、锦歌有三大流派:原始的月琴派、农村的“堂”派和城镇的“亭”派。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1、月琴,古时称阮,阮又是阮咸之简称。阮咸系西晋陈留尉氏人(今属河南),相传阮咸善弹此乐器而得名。南京西善桥东出土晋墓砖刻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图》中阮咸所弹的乐器形状与现在锦歌所用的月琴几乎相似。月琴音箱呈扁圆形,直径36 cm,音墙高5.5 cm,总长 83 cm,音墙与琴颈均用杉木,正背面板均用梧桐薄板。原来张3根弦, 分2组,母弦一根,子弦2根,现改张2根弦,子母弦各1根。四相七品,用拨子弹奏,音色清脆铿锵,定弦ad1。
2、南琵琶,亦称曲项琵琶。唐大曲中,曲项琵琶常做为领奏独奏乐器出现。南琵琶曲项梨形,四项十品,用杉木、桐木制作。面板两侧有月眉形音孔,俗称“双开月槽”,全长104cm(音箱长82 cm,项长22 cm),面宽29cm,厚7cm,用指甲弹奏,主要指法有挑、点、剔、甲、轮、抹、撵等。四条弦为子弦、中弦、老弦、缠弦。定弦为:dgad1。
3、二弦,其外形极象古代奚琴,甚至连反插轸轴都一样。二弦音色委婉,演奏时内弦不出弓。定弦为gd1。
4、洞萧,在汉魏时代称篴,晋代乐工列和在公元247年所吹的笛(箫),已有6个按孔,与今天的箫差不多。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室砖画已有九节的洞萧没什么两样。洞萧又因其长度1尺8寸而得名尺八,其音色圆润幽雅,洞音为d1。
5、拍板,也称檀板、绰板,由紫檀、红木或黄杨木制。一付拍板由5块木板组成,在板的一头钻有孔,用丝绸布条穿系,呈长条形,用以击打节拍。演奏时,用两手分执木板的下端,右手3块,左手2块一开一合,撞击作声。
6、四宝,打击乐器,又称四块,用四块长约22厘米,宽约2.5厘米的竹板组成。左右手各握两块,每个手拇指各握一块,其余四指握一块,手腕晃动,使竹板碰击发声。
传承谱系:
濒危状况:
锦歌近年来在芗城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为锦歌的发掘、抢救、继承等一系列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1、锦歌艺术人才严重断层:①锦歌是闽南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也是歌仔戏的“老祖宗”,100年前的锦歌馆林立,如今已屈指可数,早期一批优秀的锦歌演唱人才已相继流失;②在农村,近20年来锦歌老艺人相继去世,最具代表性的“天宝山美锦歌社”也因为几年前老艺人沈人民的去世而日益衰败,连乐器都残缺不齐;③现今,市区锦歌演唱队伍人员流失、老化、断层,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④极为缺少锦歌现代题材作品的创作者;
2、随着锦歌艺术人才的流失,一批珍贵的锦歌演唱资料流失严重,现今整理出的锦歌资料还很不完整,尤为可惜;
3、一些颇有造诣的锦歌艺术家相继去世,一些年轻的演奏员掌握的演奏技能日益简单、马虎,很多独到的手法没能保存下来;
4、时代发展,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许多人对锦歌等民间曲艺兴趣淡漠,认为地方艺术脱离高速的现代生活。
综上所述,锦歌艺术的发展面临随时可能消亡的现实。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