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主要流传于闽南语通行地区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全市面积1565平方公里。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辖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被称为闽南金三角。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近二百年间,厦门已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中心。厦门港,成为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进出闽南和大陆的一个重要口岸,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地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门户之一。厦门文化,就是继承与传扬闽南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有益营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自己特色的闽南文化,成为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闽南地区流行的是汉语的一个重要方言——闽南方言。由上古、中古多个历史时期中原汉族迁徙入闽南地区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闽南方言,在处于多山丘陵,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极少的情况下,发展变化缓慢,遂使它保存着较多的古音古语成分,因此,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台湾省的闽南方言,是明清时期大批闽南地区移民渡海到台湾后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跟福建闽南方言相互沟通,是福建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明清时期远涉重洋到南洋各地的闽南人,也将乡音带到当地扎根,所以闽南方言及其所承载的闽南文化也成为台湾与南洋各地闽南籍人共通的语言与文化。
历史渊源:
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没有文字记载,但老一辈的艺人都一致认为它是由闽南民间广泛流传的“念四句”,并吸收闽南口传文学与地方戏曲曲艺的一些成分,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创造,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念四句”是运用丰富生动、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与俚俗语,以斗谑戏弄或流利而活泼的四句韵语来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由于它妙趣横生,并常收到令人捧腹大笑的效果,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自编自诵。民间婚丧喜庆、安宅建屋、道士劝善作法事,卖艺艺人的表演,卖药小贩招揽生意,乃至乞丐求讨,总之各行各业均可利用它来表达自己的需要。起源于宋元时代的闽南梨园戏、嘉礼戏(傀儡戏)以及稍后的高甲戏等,都运用“念四句”这种形式插科打诨。这种“念四句”随着闽南地区移民带到台湾去,台湾称之为“四句联仔”。答嘴鼓的早期形成,就是以“念四句”为基础,用扩大句数,或变换长短句式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答嘴鼓早期也叫 “触嘴古”,“拍嘴古”、“故事歌仔”等等。在闽南方言里,“嘴鼓”即嘴巴,“触”、“拍”有戏斗的意思;这种形式就是用闽南语以斗谑戏弄的韵语来表现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民间艺人在群众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或再创作,不仅使这种形式逐渐完善,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根据调查到的材料,清末闽南地区民间艺人王雅忠在戏曲表演中运用了“念四句”这种形式来插科打诨。民国初期,民间艺人白水仙、邵江海等将“念四句”运用于戏曲曲艺中。上世纪30年代,台湾民间艺人蓝波里(真名宋集仁)在继承前辈艺术经验的同时,吸取闽台民间文学的丰富养料,继承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优秀精华,创造了长篇的四句联仔、方言抒情诗、方言故事诗、韵语故事和拍嘴古,出现了一些带有人物、情节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佳作。在表演形式上,既有单口,也有双口、多口,因而深受欢迎。蓝波里后来到福建,继续从事闽南方言广播文艺节目的创作与演播,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答嘴鼓艺术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闽南地区民间艺人林鹏翔(后为厦门市群众艺术馆曲艺干部)自幼受闽南民间文学与戏曲曲艺的熏陶,自年轻时代就开始闽南曲艺、戏曲的创作。创作作品包括南音、锦歌、芗曲、快板、说书、答嘴鼓、高甲戏、歌仔戏、荷叶说唱、大鼓说唱等戏曲曲艺形式。从上世纪50年代起,林鹏翔学习蓝波里韵故事、拍嘴古创作的成功经验,拜蓝波里为师,在继承闽南民间文学与地方戏曲插科打诨和“韦登 笑科”(爆笑料)的基础上,又吸收相声艺术“包袱”和 “数来宝”的某些艺术表现手法,大胆尝试并反复进行创作实践,为拍嘴古注入新的血液,使其更富有喜剧性,并在蓝波里的建议下,将这种艺术形式正式定名为 “答嘴鼓”。可以说,林鹏翔的革新、创造,是答嘴鼓走向成熟的标志。答嘴鼓的名字登载于《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在中国曲坛占有一席之地。
基本内容:
一、沿革发展的主要形式:
答嘴鼓的形成,从民间口头文学的流传至林鹏翔创造成为一种登台演出的闽南话说唱艺术,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其沿革类归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念四句(或称四句联仔)
“念四句”是运用丰富生动、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与俚俗语,以斗谑戏弄或流利而活泼的四句韵语来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念四句”是闽南话的一种韵语形式,十分讲究“斗句”(押韵),民间婚丧喜庆都要即兴“念四句”。例如进入新娘房时念道: 双脚踏入来(lai),交椅两边排(pai);
新娘是天使(sai), 囝婿状元才(zai)。
由于“念四句”妙趣横生,并常收到令人捧腹大笑的效果,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在人们日常谈天说地时,被运用来戏谑争论。它要求双方反映灵敏,口舌流利,一方接不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答嘴鼓的早期形成,就是以“念四句”为基础,用扩大句数,或变换长短句式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2.拍嘴古(又名触嘴古)
答嘴鼓早期也叫 “触嘴古”,“拍嘴古”。在闽南方言里,“嘴鼓”即嘴巴,“触”、“拍”有戏斗的意思。
农民在劳作休闲时,聚集在祠堂的护厝,或有多余的较宽敞的房间,搭上便铺,摆上茶桌板凳,就开始“练仙敲嘴古”。“练仙”就是闲聊、聊天的意思,“敲嘴”、“触嘴”即斗口、舌战之意,“古”就是讲古。
拍嘴古是运用闽南话的押韵(闽南话称“斗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互相戏谑而凑成的风趣故事或笑话,是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农民完全是为了自娱自乐,解除疲劳,非营业性,无固定作者和演员,也没有留下完整的段子。
在闽南地区,讲话有“斗句”(押韵)已成民俗。自古以来民间卖艺、卖药、小贩招揽生意、乞丐行乞等,说的话都讲究押韵,即兴发挥,类似顺口溜。这些都是答嘴鼓的雏形,现在闽南民间还有流传。
3.劝善歌
和尚或道士做法事最后一个程序是“烧灵厝”,安排在天将破晓之时。在此之前彻夜是“孝男无眠,道士(和尚)免目困(别睡觉)”,搞得彼此疲劳不堪,因此要穿插上能刺激神经的节目,即穿插答嘴歌。内容多是劝善劝孝,现存的有《劝孝歌》,以母亲十月怀胎到养育孩子从一岁到十六岁,父母的艰辛历程,劝告大家要孝顺父母。
4.答 鼓
闽南地方戏曲歌仔戏或高甲戏丑角出台,要念一段与戏无关的“答鼓”。一般为时事即兴发挥,嘲笑丑陋现象,演出时间用扁鼓拍出节奏,插科打诨,风趣幽默,很受欢迎。因为是单口的答嘴鼓,且用扁鼓,故称答鼓。
5.厦门说书
厦门说书也是答嘴鼓初期的一种闽南话说唱形式,类似北方的评书。通常
以一人站着(也有坐着)演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押韵(斗句)的,主要是说唱小段的故事,无固定的演出场所,属非营业性。另一种是没有押韵的,类似北方说书,有固定的演出场,称讲古场,主要是讲长篇的故事,如《说岳全传》、《少林寺》等,解放后讲新书有《新儿女英雄传》、《小城春秋》、《书剑恩仇录》等。讲古场是营业性质,通常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打住收钱。讲古艺人都能出口成章,节外生枝,脱离本子。一部《少林寺》能讲一年多。
6.答嘴鼓
已故答嘴鼓大师林鹏翔先生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建省文联委员、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上世纪50年代初,林鹏翔先生就开始尝试创造一种喜剧性较强的曲艺形式,以便更好地反映生活,寓教于乐,为百姓服务。他在继承闽南民间口头文学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地方戏曲插科打诨“韦登 笑科”(爆笑料)的艺术手法基础上,根据韵故事、拍嘴古创作的成功经验,大胆引用北方曲艺相声的“包袱”和“数来宝”等艺术表现手法。经过反复的创作实践,为民间流行的拍嘴古注入了新的血液,创造出一种更富有喜剧性、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根据蓝波里先生的建议,将这种艺术形式取名为 “答嘴鼓”。
二、音乐声腔
答嘴鼓是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它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主要在语言方面下功夫。演出时无固定句式,无需配乐,完全口语化。但为表现“答”(争斗之意),“答”得“热”起来,就要求有明快的节奏,因此经常是用长短句,“答”起来有跳跃感。押韵是一韵到底,需要转韵也是一件事说完后才换韵。这样“答”起来,铿锵和鸣,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音乐感,很能刺激人们的耳目,达到捧腹大笑的效果。
三、造型艺术
答嘴鼓一般是二人表演,近年也有类似相声的“群活”的答嘴鼓小品。
服装:如果演出内容是传统的,就穿长衫或唐装;演现代的内容就穿西装或衬衫。演出的基本功和相声基本一样,说、学、逗、唱都有。
四、演出团体
没有专业演出团体和从业人员,多为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主要创作人员和演员大都在业余曲艺队伍中活动。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答嘴鼓是闽南话的说唱艺术,自一千二百多年前中原汉人入闽带来中原语,形成闽南语后就有了这种艺术。当年未形成曲艺形式,没有完整的段子。仅从有资料记载可追溯的清末算起。
白水仙演唱的曲目
1.《雪梅歌》 5.《郑元和》
2.《陈三歌》 6.《海底反》
3.《英台歌》 7.《火烧楼杂嘴》
4.《乌白蛇》 8.《彩楼配》
蓝波里(艺名)(真名:宋集仁)
代表作:
1.《墓圹窟》(小出仔) 5.《探祖家》(韵故事)
2.《蓬莱仙岛》(故事诗) 6.《哑吧媳妇做客》(韵故事)
3.《月游淡水河》(故事诗) 7.《老鼠入牛角》(故事诗)
4.《鳖在追飞机》(拍嘴古) 8.《四兄妹智擒海匪》(故事诗)
台湾闽南语歌仔(有韵即为歌)
1.《薛仁贵征东歌》 6.《问路相褒歌》
2.《桃花女,周公斗法歌》 7.《妲已败纣王歌》
3.《连枝接叶歌》 8.《三国相褒歌》
4.《孙悟空大闹水宫歌》 9.《劝改赌博歌》
5.《孔明献空城计歌》
林鹏翔创作作品
答嘴鼓:
1.《庆新春》 10.《无须老大》
2.《中秋月圆》 11.《夫人属马》
3.《唐山过台湾》 12.《自己咬鼻子》
4.《合家欢》 13.《王爷婆》
5.《林师傅办厦门菜》 14.《比》
6.《灭鼠记》 15.《年兜世俗例》
7.《龙年讲龙》 16.《祝恁永远快乐》
8.《笑话一担》 17.《恭喜!恭喜》
9.《保生大帝吴真人》
《林鹏翔答嘴鼓选集》
《陈清平闽南曲艺、戏剧选》、《闽南风》
传承谱系:
古老的传承情况无从考究,仅从调查后可追溯的清末算起。
传承谱系
代 别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 化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清 末
王雅忠 男 1859年 师徒传承 清末 厦门市
白水仙 男 1904年 师徒传承 清末 厦门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邵江海 男 1914年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20年代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林赐福 男 1926年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30年代
蓝波里 男 不 详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台湾省
30年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林鹏翔 男 1927年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创造) 50年代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陈清平 男 1935年 高中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70年代
陈令督 男 1927年 中专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70年代
杨敏谋 男 1948年 中专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70年代
尤国栋 男 1948年 高中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70年代
黄国林 男 1948年 初中 师徒传承 上世纪 厦门市
70年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厦门市台联台胞文艺队表演答嘴鼓《唐山过台湾》
濒危状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