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泉州为南音发祥地,并传播闽南地区的漳州、厦门和三明等地,进而流播至台湾、香港、澳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越南等地区和国家,形成一个约5000万讲闽南语人口的南音文化圈。
泉州南音艺苑南音表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泉州市为地级市,所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又有金门县(待统一),全市土地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752万人。泉州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域为晋江流域,山青水秀,“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雅称温陵。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是经济开放区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海、陆、空交通方便。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又被确定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城市。泉州古为闽越地,三国时属建安郡,晋代属晋安郡,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建制改称泉州。晋唐以来,中原多次战乱,士族、皇族和百姓纷纷南迁,泉州成为他们首选之地,中原文化随之带入,因而文教昌盛,人才辈出。泉州海上交通开发较早,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宋元时的刺桐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宗教林立,和平共存。宋代大儒朱熹撰联称赞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泉州留下众多的静态与动态的历史文化遗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14处之多。
泉州人的足迹遍及台、港、澳和南洋群岛及世界各地。泉州成为我国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全市海外华侨、华人有620万人,旅居港澳同胞80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海峡两岸同祖同文,语言相通,习俗一致。
历史渊源:
泉州南音是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的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次又一次入闽的中原的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晋江流域,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史书和典籍虽然缺乏完整的记载,但音乐史家从音乐名称、演奏形式、乐器遗制、曲目内涵和记谱方法等反溯历史,认为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直到听到了泉州南音,我才敢下这样断语:古老的中国音乐,真的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南音演奏形式是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是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宝贵遗制;与南唐《韩熙载夜宴图》十分相似。(附图8)
二、南音原来称弦管,源于魏晋时对丝竹音乐的通称。晚唐泉州、五代后蜀都以弦管描述乐事。可惜历经千年这一专称早己消失,各个古老乐种不见有任何遗存,唯独泉州南音世代保存弦管的名称。台湾上世纪80年代出版泉州南音曲谱,仍以《泉州弦管(南管)指谱丛编》为书名
三、南音乐器主要是横抱琵琶、竖吹洞箫(又称尺八)和二弦(宋称奚琴)、三弦及拍扳,是汉唐古乐器的遗制,是《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古乐器的活见证。中国其它古乐种都己不复存在,唯独泉州保存下来。不但各弦管班社世代传承、复制,而且在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的飞天乐伎手中,都持着宋刻的各种弦管乐器,被认为是中国古乐器的博物馆,可以互为印证。(附图9—30)
四、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涵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的内容。其中“大谱”中三套《金钱经》中的“番家语”、“喝哒句”;“指谱”中的“兜勒声”、“普庵咒”,以至那些悠长缓慢的大撩曲(七撩拍)等,都珍存着古代西域的音乐文化的某些信息和一直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附图33—39)
五、南音以“X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工尺谱”,比“敦煌古谱”更严密,为本乐种所独有。专家认为是隋唐以前的遗存。
总的说,从以上五个方面活生生的音乐文化形态溯本追源,便可以在某些方面找到中国音乐悠久的历史渊源。专家认为南音是一部活的中国音乐史,是有充分的史实依据的。
泉州文庙南音表演
基本内容:
“泉州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声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是一个内容丰富完整的音乐体系。现存的曲目尚有二千多首(套),按照民间习惯称谓,分述于下:
(一)大谱。即纯器乐曲,有标题、曲谱和琵琶弹奏法,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大谱原有十二套,后来发展至十六套。其中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和《阳关三叠》最为著名。又有三套佛教音乐《金钱经》,深具研究价值。每套谱分为四到八个乐章不等,一般可演奏十至二十分钟左右。
(二)散曲。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由歌唱者执拍板坐唱,也可以手抱琵琶自弹自唱。散曲的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千首左右。一说有三四千首甚至万首以上,待证实。曲词的内容,除了部分描写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自然景观之外,绝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称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的人物故事,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基本愿望。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一唱三叹的“大撩曲”(如《月照芙蓉》唱18分钟),今有人称之为长抒情曲或“咏叹调”;也有小部分 “顺口而歌” 类似民间小调的短小曲目,俗称 “草曲”。
(三)指套。亦称“套曲”,或被简称为“指”。每首“指”都有曲词、工×谱和琵琶弹奏法和撩拍符号。通常只用于演奏,少用于歌唱。原有三十六套,后来发展至五十套。每套套曲由两首以至七首的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由洞箫主奏的,称为“箫指”;由嗳仔 (唢呐)作为主奏乐器的,称为“嗳指”。“指”除了演奏之外,还有一义,即作为指导学生的必修教材。因而有人以“琵琶指南”命名。凡要学习南音的人,必先由教师口传心授,并指导学生熟读默背四至五套“指谱”(俗称“念嘴”即口传),然后练习琵琶指法。
(四)过支联套曲。它是上述“指”、“谱”、“曲”严格按照“管门”、“滚门”重新组合的传统演奏演唱的内容与形式。一般都是确定“管门”之后,先奏“指”,然后依据“从慢到渐快到快”的规则,有序地选择一个“滚门”接着一个“滚门”的曲目唱下去。“滚门”与“滚门”之间由“过宿谱”。六十多年前,泉州市区两个馆阁曾联唱六天六夜(下午至上半夜)。专家认为是唐大曲唱“遍”的遗响。晋江市今年抢救恢复两个晚会曲目,并应邀赴台演出,受到高度的认同与赞赏。
另方面,南音之所以称为“泉州南音”或“泉州弦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唱曲时一律以泉腔闽南方言演唱,咬字吐音必须以泉州府治所在地即今泉州市区的方言语音为标准音。泉州所属县区因地域声腔与标准声腔稍有差异,特别是周边地区如厦门、漳州等地声调差异较大者,要学习演唱南音,都必须先学好泉州腔,经过“正音”之后才能唱准其音韵。因此南音历来以地域声腔命名,称为泉州弦管或泉腔南音。南音以口传和手抄曲簿传世。
南音以上述的“指、谱、曲”和“过支联套曲”以及以泉腔方言演唱为特征之外,加上自成体系的“工×谱”和汉唐遗制的古乐器,便构成其基本内容。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南音制品及作品有乐器、曲谱和音像制品等。
一、南音乐器。
南音乐器以琵琶、洞箫、三弦、二弦和拍板为主,又有嗳、品箫及小打击乐器四宝、响盏、扁鼓、双铃、小叫等,有的班社仍继续使用笙、云锣;个别的还用筚篥和轧筝作伴奏乐器。
南音琵琶、洞箫是汉魏(公元3世纪之前)以来的古乐器遗制。琵琶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乐器。但全国现在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竖抱直项琵琶,称为“北琶”,唯独南音使用的仍是横抱曲项琵琶,又称“南琶”。横抱琵琶产生于汉魏时期,现在已经很少见,只能在汉魏墓中和敦煌莫高窟找到它历史上的遗迹。
拍板。泉州南音的拍板,是承袭汉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而来的。拍板在唐代已列为胡部之乐器。唐贞观乐舞图也有拍板。拍板有四板、五板、六板等多种。 泉州唐代垂拱年间(公元686年)建造的开元寺飞天乐伎的拍板为五板,南宋建的东塔塔座上的石雕拍板是六板。拍板也只幸存在泉州弦管中,普遍为五板,如今其他地方已很少见。
南音所有乐器,都由民间手工作坊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复制,其产品除内销外,还供应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各地。其中名师名作,如琵琶,每件皆以万论价。此外,泉州明代还有瓷制的洞箫作为贡品,现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件)和南京博物馆(1件)。
二、南音曲簿。
南音以口传身授和手抄曲谱传世。早期的曲簿和刊本很难稽考。幸得先后从海外发现了两部孤本。
一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在英国和德国发现的三种明代刊行的闽南戏曲弦管选集《满天春》、《钰妍丽锦》、《百花赛锦》,是迄今发观最早的刊刻本。共收录曲词272首(重复14首),不附工×谱,部分有撩拍符号。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于1995年翻译龙彼得部分论文连同三种刊本,以《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为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书。此书保存了许多晋、唐、五代以来的音乐信息,同时说明南音在明代就称为“弦管”。(附图33)
二是南音界寻觅多年、只有残本没有全本的清代《文焕堂指谱》。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于2002年从台湾学者手中征得完整的一部。它的主要特点是十二套大谱、三十六套指谱都有工Ⅹ谱和撩拍符号。最宝贵之处是迄今发现最早刊刻的“指谱”。(附图34)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采用电脑技术制作,于2003年以《清刻本文焕堂指谱》为书名,连同翻译龙彼得全篇论文及重新校注三种刊本以《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为书名,汇集成《泉州戏曲弦管研究丛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作为南音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典籍附件。
此外,自民初以来,坊间刊刻的有《御前清曲》、厦门林霁秋编的《泉南指谱重编》、台湾林祥玉编的《南音指谱》、吕锤宽编的《泉州弦(南)管指谱丛编》,泉州南音研究社编的《指谱大全》,菲律宾刘鸿沟编的《指谱全集》,吴明辉编的《锦曲》选集与续集,泉州艺校戏曲班编的《南音教材》等等。最近,泉州又发现一部抄于160年前袖珍匣装的《道光指谱》,为迄今发现最早手抄的《指谱》,十分珍贵。
上述各种各样的曲簿,包括经过精心制作的正式出版物和众多的民间手抄本,都为南音的传承和守成发挥了无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泉州由两位中学教师开发的工Ⅹ谱输入电脑并直译为五线谱和简谱,意义重大。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最近著文指出:许多地方都保存一些古乐谱,但只有泉州采用新技术把南音曲谱印制出版,“独领风骚”。
三、音像制品
南音采用工业手段制作成品,有百年前的大唱片,有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大盘录音带,改革开放以来的匣式录音带和唱片,以及近期的各种光碟,不计其数。其产品行销海内外,为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发挥了无远不至、无处不在的作用。
传承谱系:
南音的传承是社会性的、松散型和自愿为特征的。绝大多数人是因爱好而业余参加活动,以自娱为目的。其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天赋较高、条件较好而又用心钻研者,能唱念主要曲目,尤其是熟悉三四十套“指谱”并掌握多种乐器者,往往受到尊重。某些人因唱工好或演奏某项乐器技艺精湛,更会声名不胫而走。能者为师,常被尊称为弦管先生,如果他们有人想以此为职业,便可设立传授场所,俗称“馆”,每届四个月。学生多数是青少年,入馆拜师之后,每天到先生跟前,几个人或一二十人不等围在一起,跟着先生一遍又一遍地“念嘴”,同时学弹琵琶。先生用大字把曲谱抄贴在墙上,只有曲词和撩拍符号,没有工 ×谱,作为学生共同的课本。学生抄回去自习也是这种谱。有人认为这是先生留一手,有的先生以为学生有了完整的曲谱,就可能不来面授,终归不会入门,音韵失真,师之过也。这种传授方法,由来己久。前栏提及的《明刊三种》中,就有部分曲词附有撩拍符号,与这种“课本”如出一辙。可见一脉相承,起码有四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从上述传承方式方法来看,南音传承是非家族性的,要在历史长河中找出其谱系是困难的。地方史料只有一鳞半爪的记载,前辈人口传的忆述也很简略,现只能粗线条勾出一个轮廓。
(一)以历史发展轨迹为线索,简述于下:
【唐】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泉州进士欧阳詹多次在东湖饯客,有“乐遍作”、“弦管铙拍,出没花柳”的记述。泉州开始有弦管的记载。
【五代】 后梁至后唐(907—930)泉州刺史王延彬建 “清歌里”设琴房、歌厅、舞榭,而他“宅中声伎皆北人”。中原音乐传入之一例。
【北宋】 皇佑五年(1053年),泉州洛阳桥建成,蔡襄自撰碑文“莆阳蔡襄合乐燕饮而落之”。可见落成剪彩有燕乐。
【南宋】 赵匡胤直系南外宗正司在泉州定居147年(1129—1276),皇族发展至三千多人,歌舞、戏曲盛行,宋亡,艺伎流落民间。
【元】 大德六年(1303年)泉州文庙恢复大晟乐。
【明】 以陈三与五娘恋爱故事为题材的戏曲《荔枝记》,在十六世纪初在泉、潮流行,五十年后,嘉靖四十五年,建阳书商合两部《荔枝记》重刊为《荔镜记》,书中十多首曲,至今仍在弦管中传唱。(详见《泉州传统戏曲丛书》一卷)。
万历间(1604年左右),书商刊刻泉州弦管戏曲选集《满天春》、《钰妍丽锦》和《百花赛锦》(又名弦管选集),国内无存,英国牛津大学龙彼得教授从英、德图书馆找回。(详见《明刊戏曲弦管选集》)
德化县烧制的瓷洞箫作为贡品,二件存故宫博物院,一件存南京博物馆(据《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泉州、晋江等地弦管班社,继承先贤传统,广泛开展唱奏活动,女性大量参与(《钰妍丽锦》插图中三女性弹奏弦管乐器可证)。
【清】 传说李光地推荐五位弦管先生晋京为康熙祝寿演唱,获赐黄凉伞和“五少芳贤”、“御前清客”的封号,正史无法证实。但李光地旧衙有“弦管春深宰相家”的对联,以及其子侄曾在朝中任乐官等,值得深入研究。
道光二十六年,袖珍匣装《琵琶指南》(指谱47套)抄成,今仍存。
咸丰七年《文焕堂指谱》成书,后刊刻行世。
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弦管班社,继承先贤传统,广泛开展唱奏活动,但规矩越来越严,女性不得参与。
【民国】 三四十年代,泉州市区弦管馆阁“回风阁”、“升平奏”和晋南一带班社相当活跃,到处弦歌不绝。
(二)以著名弦管先生在不同区域传承为线索(早期无资料,仅以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简介于下:
泉州、晋南一带:
◆丁梦高,男,晋江陈埭人,生卒不详。其学生有陈武定等,又有本乡的丁文昌、丁轻气、丁金裕、丁南平等。丁梦高同辈有柯豹、林心蚵,生卒不详。
◆丁梦高学生陈武定,男(1861—1937),泉州后山人。被誉为“弦管状元”,先后于1886年到台湾、1895年到菲律宾设馆传艺,培养了大批弦管新人。
◆陈武定学生:
①庄咏沂,男(1893—1977),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回风阁”名师,后任泉州南音研究社教师。
②何天锡,男(1900—1962),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回风阁”负责人兼教师,后任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长。
③邱志竹,男,(1901—1972),善吹洞箫。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升平奏”负责人之一,后任泉州民间乐团教师。
④吴瑞德,男,(1900—1969),善吹洞箫。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升平奏”名师,后任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作曲。
⑤陈天波,男(1906—1989),泉州市区著名弦管馆阁“回风阁”主要成员,后任泉州南音研究社副社长。
以上各位加上林文淑(男,1915—1995著名南音演奏家。曾任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长、泉州市南音协会主席。)、庄步联(男,1911---2002,著名南音教师。长年担任省艺校泉州南音班主要教师)等,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组成泉州南音研究社,六十年代初都被新成立的泉州民间乐团聘为教师。
在以上弦管高手的熏陶或直接传授下,泉州弦管开始有了女弟子:
①陈玉秀,(1936)。1955年参加省会演获奖。现仍参加活动。
②马香缎,女,(1943---1987)著名南音演唱家。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各名家培养的二至三代学生,活跃在海内。
安溪、同安、厦门一带:
五口通商、厦门开埠之后,与之邻近的同安、安溪等地的弦友林霁秋(1869—1943)、林祥玉(生卒不详)、纪经亩(1901—1986)等先后旅居厦门,建立馆阁,传授学生。林祥玉随后去台湾授业,出版《南音指谱》。
民初, 林霁秋编的《泉南指谱重编》印行
去台湾传授者:
早期的难以稽考。上述陈武定,曾于1886年到台湾授业。又有:
①林祥玉去台湾授业,当在清末民初。后人为之出版《南音指谱》。
②曾省,泉州市区人,抗日胜利后去台,带去升平奏指谱,广泛传播。
③张再兴,泉州市区人,抗日胜利后去台,带去散曲曲谱,在台出版《南管名曲选》,广泛传播。
已确认的负责传承的机构与承传人名单:
泉州以泉州南音乐团和各市、县、区弦管社团为主,人员为:
苏彦芳 男 87岁 泉州南音演唱家
吴天增 男 60岁 泉州市区南音研究社社长,南音演奏家
吴淑珍 女 58岁 泉州南音名师
陈泽霖 男 87岁 泉州南音演奏家
陈玉秀 女 70岁 泉州南音演唱家
郑振文 男 69岁 泉州工人文化宫南音社副社长、南音演奏家
夏永西 男 60岁 泉州市区南音社社长,南音演奏家
丁水清 男 68岁 晋江南音名师
丁世彬 男 57岁 晋江南音名师
庄瑞楚 男 84岁 晋江青阳,南音名师
苏统谋 男 65岁 泉州南音协会副主席,南音名师
张维坤 男 82岁 晋江南音演奏家
陈泗川 男 66岁 晋江南音演唱演奏家、乐器制作师
蔡尤琴 男 96岁 晋江东石南音演唱家
吴彦造 男 80岁 石狮南音名师、作曲家
林耀鑫 男 81岁 石狮南音名师
蔡友镖 男 80岁 石狮南音名师
蔡维镖 男 52岁 石狮南音社社长,南音演奏家
吕俊哲 男 66岁 南安南音名师
陈更生 男 67岁 南安南音演奏家
郑荣阔 男 71岁 南安南音演奏家
庄永富 男 76岁 惠安南音协会会长
杨锦义 男 69岁 惠安南音名师
庄金宗 男 68岁 泉港南音演奏家,乐器制作师
陈亚莲 女 65岁 涂岭南音名师
陈 炼 男 78岁 安溪南音名师
林其安 男 65岁 永春南音协会副会长、南音名师
王大浩 男 39岁 泉州南音演奏家、乐器制作师
吴景瑜 男 48岁 泉州南音演奏家、作曲家
杨双英 女 65岁 泉州南音演唱家
李白燕 女 38岁 泉州南音演唱家
周成在 男 40岁 泉州南音演唱家
黄淑英 女 62岁 泉州南音演唱家
周碧月 女 52岁 泉州南音演唱家
曾家阳 男 40岁 泉州南音演奏家
黄九成 男 60岁 洛江区南音协会会长、南音演奏家
吕 森 男 59岁 德化县南音协会会长、南音演唱家
林永章 男 75岁 德化县南音协会名誉会长、南音演奏家
厦门以南乐团及有关社团为主,人员为:
吴世安 男 54岁 厦门南乐团团长、南音名师
张在我 男 86岁 同安南音名师
漳州市以南音协会为主,人员为:
刘修槐 男 54岁 漳州市南音协会会长、乐器演奏家
陈坤土 男 63岁 东山铜陵御乐轩社长
三明市
吴声哲 男 60岁 三明地区南音名师
香港
蔡美纯 女 56岁 香港晋江同乡会南音社、南音演唱家
王丽珍 女 56岁 香港晋江同乡会南音社南音演唱家
林国荣 男 57岁 香港体育总会南音戏剧委员会副主任
澳门
庄雪云 女 36岁 澳门南音社社长、南音演唱家
吴堆煌 男 50岁 澳门南音社艺术指导、南音演奏家
台湾
王阿心 女 38岁 台湾阿心南音工作室演唱家
张再兴 男 80岁 台湾地区南音名师
陈美娥 女 50岁 台湾汉唐乐府艺术总监、演唱家
陈清镭 男 72岁 金门县斗门南乐社常务监事、南音名师
卓圣翔 男 58岁 台湾基隆闽南南乐演艺团南音演奏家、作曲家
新加坡
王碧玉 女 38岁 新加坡湘灵音乐社艺术总监、演唱家
黄瑞玉 男 68岁 新加坡传统音乐社副社长、演唱家
菲律宾
丁信琨 男 52岁 菲律宾金兰郎君社南音教授、南音演奏家
刘汉祥 男 49岁 菲律宾南乐崇德社南音教授、南音演奏家
苏诗咏 男 55岁 菲律宾国风南音社南音教授、南音演唱家
林贻评 男 62岁 菲律宾长和南音总社南音演奏家
印尼
陈锡石 男 70岁 印尼东方音乐社基金会主席、南音演奏家
马来西亚
何水娘 女 56岁 马来西亚南音社南音演唱家
越南
彭瑞德 男 56岁 越南胡志明市福建二府会馆六一十届
理事长、南音演奏家
(二)有关学术研究机构:
中国南音学会
泉州南音艺术研究院
泉州市戏剧研究所
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
泉州(鲤城区)南音研究社
(以上资料不完备,待完成普查后再补充调整。海内外传承机构及其人员,以后如有人事变化,实行自然递补)
(三)南音社团
泉州市有民间南音社团上百个,这里无法一一列出,仅举几个著名社团为例,其传承人以目前可知的人为第一代。
1、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 鲤城区是泉州市的中心城区,早有南音馆阁,现有据可查的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是由原三个民间南音组织回风阁、升平奏、俱乐部联合组成。回风阁与升平奏皆成立于1873年前后,俱乐部是1944年间从回风阁和升平奏分出来的,这三个南音
组织均师从泉州南曲状元陈武定。1951年9月由当时的泉州市文化馆把这三个南音组织组织均师从泉州南曲状元陈武定。1951年9 月由当时的泉州市文化馆把这三个南音组织联合起来,于1952年12月正式成立泉州市南音研究社,首任社长何天锡,历任社长有庄应沂、林文淑、吴天增、李德福、夏永西。
2、晋江市深沪御宾南音社 成立于崇祯末年壬申之间(西元1632年),至今373年,其时,由民间艺人自发组合开馆授徒。清初,因“五少芳贤”中吴志出于深沪,遂更名“御宾南音社”。现有珍藏之名为“裂石”的琵琶,已有200年历史,是泉南闻名最古老的琵琶之一。上世纪初,深沪除御宾社外,还有雅趣社和奏雅堂两个南音社。上世纪50年代,三个社合并为一个社,取名深沪南音社,1977年复名“御宾南音社”。先后有陈取仁、苏宗家、陈取 、李如植、陈培基、林国双、何秀碧等人相继当选为社长。
御宾南音社历来注重薪传。培养的人才分布于菲律宾、香港、厦门等地。2、晋江市深沪御宾南音社 成立于崇祯末年壬申之间(西元 1632年),至今373年,其时,由民间艺人自发组合开馆授徒。清初,因“五少芳贤”中吴志出于深沪,遂更名“御宾南音社”。现有珍藏之名为“裂石”的琵琶,已有200年历史,是泉南闻名最古老的琵琶之一。上世纪初,深沪除御宾社外,还有雅趣社和奏雅堂两个南音社。上世纪50年代,三个社合并为一个社,取名深沪南音社,1977年复名“御宾南音社”。先后有陈取仁、苏宗家、陈取 、李如植、陈培基、林国双、何秀碧等人相继当选为社长。
御宾南音社历来注重薪传。培养的人才分布于菲律宾、香港、厦门等地。
3、石狮市南乐社 1865年石狮就有南音社团,当时有名师吴彦点。1935年石狮有南乐社和啸天社,又有凤竹轩。1951 年这三个南音社团合并成为石狮南音社。1980年从石狮南音社又分出多个南音社团。吴彦造、吴抱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参加南乐社,至今仍在南乐社,经历见证了70年来石狮南音社团的发展过程。
4、南安市东田南音社 清末民初,东田欧厝人欧阳彩创立欧厝曲馆,收徒授艺,高徒有黄衍瓦、陈施髯、刘甲土,黄卿杰等人。黄卿杰系南安市南音协会理事,1980年与镇文化站长陈奕执配合,创立东田南音社,并在东田、溪美一带授徒,培养了一批新人。
濒危状况:
①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城乡人民热心于开展各种经营,以求发家致富,少有或没有过去那种“农闲”或“业余”充裕时间去背念曲谱、学习吹拉弹乐器,也难得有清闲的时间去欣赏南音。产生于农耕时代悠长缓慢的音乐,首先是那些艺术质量较高、难度较大的大撩曲,少有人有耐心去练习和演唱,有先行“自然消亡”的危险。其它的曲目也都有被快节奏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的危险。
②外来文明导致审美方式的改变。闽南人数百年来都以出门看戏和听曲(南音)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文化生活的。后来有了电影,分流了大量的观众。近二三十年来,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卡拉OK、歌舞厅、酒吧、茶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遍地开花,几乎把想娱乐的青年人全部吸引过去,导致城乡的戏院全部关门或改行,售票的南音演出也告停业。
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导致许多人认为“新音乐”才是科学的、时尚的,而南音等民族民间艺术是落后的、守旧的,而妄加排斥,使其存活空间变得狭小。
④相关社区人口流动变化。南音是中国长期农耕时代的产物,季节性的农闲,使得许多人有充裕时间来欣赏悠长缓慢的南音。而今,农村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分散各地,他们告别了田园生活,也告别了南音。
⑤当前泉州城乡一些民间南音团体,为了争取经济收入,已改变南音在室内自娱自乐的性质,转而搬到广场演出。他们为了吸引观众,不得不在南音中加入其它表演因素,常有曲艺化、戏剧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使严谨、高雅的南音走样变异;也有的团体演唱人员未经认真学习训练,便上台演唱,以致艺术质量低下,影响南音艺术的声誉。这种现象不加及时纠正,必然导致古朴优雅的南音艺术走向灭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