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艺术 > 音乐
闽南拾音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分布区域: 

  石狮及周边地区(含泉州市、晋江市及惠安、南安、永春等县)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福建省石狮市,系泉州市南面的一个县级市,1988国务院批准为省级经济特区实验市,距泉州市25公里。

石狮市西北面与晋江市接壤,北、东、南三面环海。北面是泉州湾,正对泉州市区与惠安县,目前已在筹建跨海大桥,由蚶江镇到惠安县秀涂镇,跨海长度    公里。西南面是深沪湾,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石狮市地处北纬24°39′52″— 24°48′,东经118°35′08″— 118°46′51″。环海由北至南分别是蚶江、祥芝、伍鸿、锦尚、永宁五个镇,市区有宝盖、灵秀两镇及凤里、湖滨两个街道办事处。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多是汉族,少数回族。东面双髻山海拔    米,南面宝盖山海拔238米,屹立海边。宝盖山顶有宋代建造的关锁塔,为早期航海方向标,现与黄金海岸度假村呼应。西面灵秀山森林风景区海拔    米,与晋江市接壤。

  石狮市也是著名的侨乡,交通发达。村村有公路连接市道和沿海通道,与304国道交网。市区距福厦高速公路仅15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15公里,距厦门国际机场90公里。永宁镇有五千吨级的梅林码头,而蚶江镇五万吨级的石湖码头可接纳远洋货轮。自唐朝以来官府的交往,官道发达,郑和下西洋前后与内地的交往、蚶江与台湾鹿港的对渡、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初施琅收复台湾、沿海间的交往以及与台湾的交往,构成了石狮民间民俗文化生长与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

  历史渊源:  

  民间传说拾音(亦称北管)始于唐明皇游月宫时听仙乐演奏,甚喜而带进宫演奏,故有“天子传音”之美称,后传入民间。唐王审知带来到福建的宫廷音乐中就有拾音。此传说有待考证。

  宋、元之交,泉州港与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两个最大的港口。自唐以来,北方人口逐渐迁徒福建,带来的习俗、音乐等慢慢地影响着闽南。在政治、经济与交流都大为提高的情势下,闽南文化也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洛阳桥、安平桥、东西塔、关锁塔等应运而生,闽南方言、民俗、民间信仰等促使闽南文化基本定型。特别是南音逐渐盛行,吸引了许多音乐曲艺爱好者,孕育着闽南人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曲艺的一方热土,为其后闽南拾音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石狮市宝盖镇塘边村人蔡世斗(又名世娄,生于清道光庚寅年,即1820年)随父前往温州谋生。由于对音乐的特殊兴趣,就加入到当地的拾音组织学艺。清咸丰二年(1852年)回乡时,传授了拾音技艺,并组织起闽南第一支拾音队。由于风格特异,不同于南音,曲牌音乐优美又苍劲,很快便让人们接受与喜爱。塘边拾音队常受邀到处参加闽南的一些民俗民间活动,受到人们的尊重。一些南音爱好者常去塘边学习,如塘边附近的新湖村、大仓村等,边学边加入塘边拾音队演奏。蔡世斗的儿子们都随父学艺,唯蔡种排(又名种标,生清咸丰辛酉1861年)最为出色。蔡种排成人后也往温州继承父业,也加入当地拾音组织,日渐长进。其间也曾到过山东,使他更加博学广闻,演奏也增加了山东的柳琴。几经磨练,蔡种排成了一名颇有造诣的拾音师付。1889年回乡时,他的技艺比父兄更胜一筹,也更全面。通过他的悉心教授,塘边拾音队的演奏水平很快地得到了提高。他也超过了父兄的名声,人称“嗳仔排”(闽南称唢呐为嗳仔)。于是,外乡多人前来学艺,有的聘他到他乡传授,各地的拾音队伍快速兴起,几乎村村都有拾音队,其中不少是学过南音的。他们也互相攀比、竞争,人人不甘落后,演奏水平也逐渐提高,走向成熟。拾音也发展到其他县市,如晋江、惠安、泉州等。石狮籍的艺人也曾受聘到台湾和菲律滨传教拾音。

  石狮市曲艺社的社员近年去山西太原,看到民间演奏,其中《玉牡丹》曲牌和闽南拾音相同。20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乡村女教师》,其中女教师教育学生时,背景音乐就是拾音《冬串》的原板音调。因此,北方是否存在拾音队伍,温州拾音是发源地或是何方传入,有待日后考证。

  石狮的拾音演奏代代相传,到21世纪初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正是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赋予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抗日战争时期的消声匿迹,“文革”期间所受到的冷落,分别在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初期都复苏了。特别是石狮建市后的1992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石狮拾音社(后更名为曲艺社),带动了沿海各镇及周边地区,再次兴起拾音演奏热潮。期间,有抢救、整理,也有所发展,成为继南音之后的又一个闽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也在争创国家级品牌。

 

 

 

  基本内容: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闽南拾音所用的乐器分为管乐、弹弦乐和打击乐三种。除了鼓和板鼓的支撑架外,都是乐器店现货,没有自己制作。

  (一)管乐

  1、唢呐(北嗳)、筒音bB(为工)。八个按孔,第七孔在反面高于筒音一个八度。可用七个调门、八度超吹,应临时加入嗳引(哨片管)长6mm,插入铜制管柱(长6cm的葱管),再插入20cm长的木质嗳管中,包括木质衔接处5-9mm。嗳头长5mm,直径最宽处的剌叭为5cm(铜制)。

  2、箫长短不一,竹制,筒音bB(为工)。有12个凤眼,八度超吹,连筒音可用七个调门,应贴箫膜在吹孔下方之孔。有6个音孔,另4个配孔可栓绳带。

  3、喉管(鸭母哒),筒音bB长20cm,竹制八个按孔,第七孔在反面高于筒音一个八度,可用七个调门,八度超吹,应临时加入哨片管(长约3cm)。

  (二)弹弦乐

  1、三弦,鼓头(共鸣箱)木制,园形18cm×16cm(大三弦25×20cm),双面蒙以蟒皮,张有三根尼龙丝弦,指板无品位,用指甲或戴假指甲弹奏。蛇皮厚7mm至8mm。有三个把子,三条弦定音分别为工士工(bB、be、bb)。

  2、双青,12品竹质,柄长(木质)88cm,周长97cm,琴面梧桐木质呈八角形,直径8cm,三个扑手(把子)硬木质,刻有花纹。三条弦铜质或尼龙丝质,母线1条,子线2条同音,间隔较密,定为D、A。

  3、月琴(歪头琴),柄长26cm,硬木质,共鸣箱边长115cm,厚5cm,直径37cm,双面梧桐木板,竹制的18品,但只有三个把子缠三条弦,硬木质的扑手刻有花纹、厚5mm。近年少用到柳琴,均用月琴。定A、e。

  4、瓢弦,琴柱长75cm,木质,琴筒用椰壳做成半球形,以桐木造面板,直径12cm,两条丝弦,弓为两弦所夹,弓长70cm,缠马尾用竹马,有硬有软两种竹马。定be、bB。

  5、二胡,木质琴柱长84cm,琴筒蒙蛇皮,长13cm,周长30cm,直径9cm,呈六角形,张两根金属弦,定d1、a1弦。

  6、京弦,京剧用的G调西皮京胡,竹质的琴柱长47cm,琴筒蒙蛇皮,周长18cm,直径5.5cm,竹制,木马直径1cm,两个木质把子长15cm,弓为两弦所夹,缠马尾,2条子母线金属质(原丝质),定d1、a1弦。

  7、四胡,硬木质琴柱长98cm,竹制琴筒蒙蛇皮,直径10cm,内套小筒长12cm,直径5cm,竹质,外筒周长30cm,弓长70cm,缠马尾,夹在1、2弦和3、4弦之间,2、4弦为内弦,1、3为外弦。分别定为g 、d’音色较粗犷,声音饱满,音量较大。

  (三)打击乐,闽南也叫五音,分别有小通鼓、中音锣、小锣,大钹和中钹。另加小叫、木鱼、双音(碰铃)。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是用板鼓。直径25cm、高6cm,鼓面,高7cm,直径6cm、成    形 。以木料做成一个四方形的架,架上有三面小围墙,中间以竹板绕一园形缠织带以安放板鼓,尾部用竹皮做成半月形顶在司鼓的肚子上,成     形。架前两角绳子绑住,引套脖子上,使脖子、半月竹皮与架角成三角支撑,便于行走时敲打。板鼓不象戏曲用的那么尖声响亮,而是鼓皮较松,发音较松闷。双手击板鼓时没有支撑点,不易击响,且音量并不很大,在乐器店难以买到,后来改用小通鼓。鼓面直径20cm。

  铜质中音锣直径32cm,小锣直径22cm,大钹直径17cm,中钹直径15cm,双铃直径4.5cm,高5cm。木鱼长20cm,宽7cm,高6cm。

  传承谱系:

 1、闽南第一支拾音队石狮市宝盖镇塘边村拾音队传承谱系

 

 

永宁镇沙美村(片区)海仙拾音社

 

 

  目前,能开展闽南拾音演奏活动的完整队伍,只有石狮市曲艺社拾音队以及锦尚镇的厝上、港前,永宁镇的永宁、沙美、沙堤、下宅、西柄、杨厝,祥芝镇的莲板,宝盖镇的曾坑、下浦、塘边(不完整),灵秀镇的彭田,凤里(办)的大仑以及湖滨(办)的长福、林边等片区。周边晋江市永和镇的旦厝,新塘(办)的塘市等片区。其他的待再调查。

  濒危状况:  

  在石狮市委、市 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拾音社(曲艺社),对挖掘、整理、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处在频危时期,一些困难难以解决。

  1、闽南拾音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殡葬制度的改革让丧事从简,尽管是免费的,也只能一个队去义务,过去十几队或几十个队都来参加演奏的场面不复再见,因此失去了表现机会。节日和公益活动每年也只有几次,平时只能自娱自乐。这是对拾音演奏意识观念的淡薄、缺少宣传、其它艺术门类的冲击造成的。

  2、后继人才缺乏。有一定演奏造诣的老一辈逐渐退出,有的相继去世。受观念制约,有的认为“下里巴人”,又受众多其他艺术种类的冲击,较年青者难当传承人。目前的社员最小的也五十岁以上,只极个别有年轻人。

  3、建社初期市领导在市人民公园旁拨出一块空地建造社址。随着市领导的更换和拆迁重建规划,失去了社址。只好自筹经费租房作社址,没有原先的宽畅,很难排练,更难公开演奏(原来每逢节日常在社址公演,围观甚众)。

  4、闽南第一支拾音队所在地塘边村原有队员最小的都已七十多岁,能参加演奏的只剩两三个人,已经无法成队。建国初期,塘边小学校长曾在校内组织学生学习拾音。其后不久,校长调动工作,拾音教学随之停止,至今出现断层情况。倒是外乡来塘边学艺者至今仍在活动。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