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艺术 > 音乐
北管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分布区域: 

  泉州市泉港区,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泉州市泉港区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的湄洲湾南岸,面对台湾,是福建省发展石化工业的龙头地区和海峡两岸“三通”的启动区,也是正在建设的国家级石化基地和港口工贸城市。

  东临湄洲湾,与惠安县净峰镇、东桥镇隔海相望,东北面与莆田市秀屿区隔湾相望,西北面与莆仙市仙游县毗邻,西南面与洛江区、惠安县紫山镇接壤,南与惠安县辋川镇相连,是泉州市与莆仙市交界地。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盐场,辖区内国土总面积441.4平方米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21平方公里,岛屿面积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9.6平方公里,全区海岸线56公里,深入岸线长5.2公里,发展港口物流业条件十分优越,目前已规划建设石化、集装箱、煤炭、粮食等泊位30个,远期年吞口能力达到5000万吨。位于东经118。41'至119。01',北纬25。03至 25。15'',人口36.72万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20.3。C和平均降水量1202.1毫米。居民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蒙古族、畲族等少数民族,是著名侨乡和和台胞祖籍地之一,共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7万多人,其中台胞16万人。华侨主要集中分布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陆域形似“橄榄”状,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18公里,是戴云山系东麓,其地形地貌总趋势由西向东倾斜,以福厦公里为界,西部由中低山为主构成山地地形,西有海拔100-200米的山间盆地、河谷盆地;绝大部分为剥蚀矮丘红土台地和滨海面积——冲积平源,地势较为平缓开阔。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加上海岸线长,海上交通运输发达,是北管产生的主要原因。

  历史渊源:  

  北管是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南下盐兵、淮河缺提难民等渠道传入泉州市泉港区,受地方方言影响并融入闽南、莆仙的一些特色,形成独具泉港地方特色的新乐种。虽无史料明证,但从目前发现的北管艺人资料,可以推断北管传入泉港的时间为清光绪年初。它经历了萌芽发展(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清光绪八年,刘永赖(舞庭)、庄亻小两人把江、浙小调带到泉港,在泉港各地教传开来,北管乐队经常参加新郎新娘 “闹洞房”等民俗活动;鼎盛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初期),峰尾、后龙、山腰有五十多个教习馆,城关有“升平社、清平社、金兰社、丽泽社、金兰明义社”,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北管乐队,乐队参加农村的庆典、普度、迎神、装阁、出游、朝拜、物质交流等活动,北管还伴随华侨、港澳台同胞远渡重洋,台湾、东南亚等也有“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北管乐社;低潮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1976年),农村实行大集体劳动,北管团体的活动时间相应减少,许多传抄的谱册和乐器被烧毁;恢复期(1977年至1994年),各地陆续复办北管乐队,艺人们凭着记忆教传曲谱,区、镇文化主管部门组织音乐工作者和北管艺人抢救整编北管,并成立了北管音乐研究室;革新发展期(1995年至今)5个阶段,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圭峰、山腰、郭厝北管乐社,指导扶持庄清凤独资创办北管戏剧团,设立北管培训基地,举办北管培训班,北管节目参加国际和省、市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备受关注。

  基本内容:  

  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曲即声乐曲,谱即器乐曲。1989年整编有223首曲、谱,其中曲57首,谱166首,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谱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京剧曲牌,也有艺人自己创作的。如江淮一带民歌《打花鼓》、《鲜花》、《四大景》、《采莲》、《新凤阳》,广东音乐《梅花三弄》、《卖杂货》、《八板头》、《陈世美不认妻》、《姑娘算命》(算命);江南丝竹乐的《老六板》,京剧曲牌《西皮》、《二黄》、《流水》、《接板》,《二锦板》为艺人陈锦元所创作。

  演唱采用官话(湖广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在曲的前奏和乐句、乐段结束处常有演唱者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之伴奏。谱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鼓打强拍。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为常见,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

  从唱奏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看,可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南派,也就是今泉港区山腰街道办事处、前黄镇、涂岭镇、山腰盐场的北管乐队,这里方言偏重于闽南语腔,人们比较习惯欣赏演唱南音、芗剧等,乐队中常配有小唢呐、琵琶等闽南十音常用的乐器,艺人唱奏北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融入南音、芗剧的唱奏方法和风格,音乐高亢有力,色彩较为明亮,以山腰北管乐团最具代表性;北派,也就是今泉港区峰尾镇、后龙镇、南埔镇、界山镇北管乐队,这里方言多是“头北话”(闽南语系与莆仙语系过渡地带的一种方言),人们习惯欣赏演唱莆仙曲,乐队中常配有亻尺      胡、双清等莆仙十音常用的乐器,艺人唱奏中融有莆仙音乐风格特点,音乐纯朴、柔和,色彩较为暗淡,以圭峰北管乐社最具代表性。

  记谱方式采用工尺谱,以“上尺工凡六五乙”为基本音符,但它不完全像工尺谱。比如工尺谱如果高八度或低八度在字末常用一笔往上挑或往下挑来表示。北管记谱则受演奏的影响,特别是弦乐器,如果需要演奏第一把位以下的音,常用比它低八度的同名音来代替。记谱上只有“六五”两音低八度用“合士”代表,而其它的“上尺工凡乙”五个音,不管高、低八度都是这几个字。艺人们把谱念熟悉后,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在演奏(唱)的自由处理。也有发现简谱、工尺谱结合记谱和只有板没有其它记号的记谱方式。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北管的乐器分为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型

  1、管乐器:包括品箫(笛子)、嗳仔(小唢呐)

  2、弦乐器:包括提弦(京胡)、壳仔弦(板胡)、瓢胡(椰壳中音板胡)、亻尺胡(大竹简中音板胡)、吗胡(高胡)、中胡、月琴(短杆)、北三弦(小三弦)、双清

  3、打击乐器:小鼓、单皮鼓、拍(即板)、大钹、小钹、大锣、小锣

  北管中主要乐器是提弦、品箫、月琴、北三弦,特色乐器是提弦、月琴、亻尺胡、双清。

  民国以前北管乐队还有笙、扬琴、洞箫等乐器。乐队中主要沿用江南丝竹乐的乐器,参用莆仙、闽南音乐的乐器。

  传承谱系: 

  北管自光绪年初传入泉港,至今已有八代,以学艺时间进行划分:第一代为1875-1889年、第二代为1900-1914 年、第三代为1915-1934年、第四代为1935-1949年、第五代为1950-1969年、第六代为1970-1979年、第七代为 1980-1999年、第八代为2000年至今。《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中记载:全区有十多支北管乐队,2005年参加区北管庆新春音乐会的北管乐队有山腰北管乐团、圭峰北管乐社、郭厝北管乐社、庄重文实验小学北管兴趣小组等11个北管社团。以下传承谱系按现泉港区所辖七个镇顺利进行排列。

  南埔镇仙境村传承谱系

   

  

   

  

  峰尾镇有诚平村城外乐队,乐师刘华恒,中青年艺人刘宗民、刘宗荣、刘宗钦、刘宗温、刘宗品等;诚峰村乐队,乐师刘锡碧,中青年艺人刘永舜、刘宗良、刘宗训、刘华纪、林华棋等;郭厝村北头乐队,乐师郭宗兴,老艺人郭德辉、郭德才、郭亚玉、郭秀金、郭育清等;南头乐队,乐师郭刊九、郭厚金,老艺人郭细长、郭明宗、郭友泉、郭厚玉、郭能宗等;1995年5月23日,成立圭峰北管乐社,社长林华棋,副社长刘宗良、刘峥宗、刘宗训;2005年5月1日成立郭厝北管乐社,社长郭厚金。

  一、峰尾镇诚平、诚峰村谱系

  1、刘永赖(1852年农历七月初七—1926年农历四月初五)

  别名阿九,官章佾标名“舞庭”,男,峰尾镇诚平村城外人,曾是渔民和教师,他擅长演奏所有北管乐器,精于笙、扬琴、洞筲。

  据刘锡碧、刘英甫、刘华洁等介绍。“舞庭”师于清朝光绪年初与他父用船运盐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师从当地艺人学习民间音乐。光绪八年起受聘在山腰、坝头、安兜、峰尾等地馆社授徒,同年,他受邀参加泉州“送孔子”南音北管出游活动,他的笙声深深打动了观众,尤其是泉州府府台,后经报上宪,赐于“佾生”送他入孔子学府就学,就为其取“前程”名为“舞庭”。就此,每逢泉州“送孔子”,“舞庭”师都要从峰尾登程到泉州参游。光绪年间,“舞庭”师运盐路过浙江甲场,在甲场盐局停靠之际,自娱北管乐器京胡,盐局负责人赞赏不已,当场下跪,拜他为师,授徒期满,甲场弟子用船运载丰盛礼物来峰尾城外谢恩师,之后,“舞庭”师又先后受邀在泉州石头街剑麻行,上海天瞻等地演奏(唱)北管乐曲,倍受当地群众欣赏。晚年,“舞庭”师在峰尾城外东交馆开馆授徒,笙”赠送给他。(“七笙”及“舞庭”的扬琴在1966年被毁)。“舞庭”师,他名扬上海天瞻、浙江甲场,泉州石头街及泉港北管界,他是省外民间音乐传入、广泛流传于泉港区甚至于海外的先锋,做出了创举的贡献,也是目前仅知的北管最早传入者之一。

  2、刘华津(1879年农历八月二十——194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

  别名阿梅,男,峰尾镇诚平村后郑人,曾开过糕饼店,后以艺为生,擅长演奏所有北管乐器,尤精于京胡。

  青年时代,阿梅师在峰尾城外师从北管名师舞庭等学习北管,艺成之后,以京胡演奏为见长。民国十三年起受聘在峰尾镇诚峰、奎壁,南埔镇南埔、林柄、田头、沙格以及莆田、仙游个别地方授徙,弟子一百多人。后往新加坡当车夫,空闲之际,也教同乡学习北管音乐,不久回国。

  阿梅,名扬泉港北管界及莆仙等地,弟遍及泉港,其中有北管名艺人刘锡碧、陈金春、乌角龙等。他为北管的广泛流传使之与闽南音乐芗剧音乐、尤其是莆仙音乐的更充分融合渗透,以致至今北管风格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乐师刘华恒

  别名大目周,峰尾镇诚平村城外人,男,1902年农历正月出生,1987年去世。从小喜爱民间音乐,十八岁到峰尾镇联岩村西华师从郭顺华学北管,先后掌学笛子、提弦和弹拨乐器等,能演唱北管曲四十多首,演奏谱一百多首,歌声嘹亮,在吹、拉、弹方面均有较高深的技艺,先后在峰尾和其它村点办教十几个教习馆,北管知名艺人刘三宝、陈金春均出于刘的门下。

  1978年,北管乐队复办以来,刘热心指导峰尾城外乐队,培养中年手四、五人,培养少年歌手五、六人。本人亲自参加演奏和领唱,使该队成为泉港较有影响的乐队之一,也是坚持高比例唱奏北管曲的乐队。

  1980年冬开始抢救整编北管以来,刘先生是我县第一位个人献唱传谱的老艺人,他带动中青年乐手一起,献唱传奏曲与谱二十首,并提供有关资料,为我区整编北管带了一个好头。

  1986年6月刘成为北管研究室成员。

  4、乐师刘锡碧

  峰尾镇诚锋村人,男,1919年农历十一月初四出生,是理发师,擅长演奏所有北管乐器,尤精于京胡、三弦。青年时代,在理发之余,他邀请阿梅师到理发店授艺。1951年初,当地刮起了“兴化曲”热,他受邀在峰尾镇前亭村、诚平村打银等地授徙,尤其可贵的是,他在授“兴化曲”之余,兼受北管音乐。古稀之年,与他的弟子为我们献奏唱了多首北管曲谱,并提供有关资料,对我们研究北管的奏唱风格等颇有价值。

  锡碧师为北管音乐研究室成员。他对濒临绝迹的北管音乐继传流传及为它的抢救整编做出了积极贡献。

  5、传承谱系

   

  二、峰尾镇郭厝村传承谱系

  1、乐师郭宗兴

  别名圆目九,峰尾镇郭厝村北头人,男,1923年出生。13岁师从郭厝村南头郭顺华在北管乐队中开始吹笛子,此后又先后掌学拉弦、弹拨乐器。

  18岁时,为逃避抽壮丁,乘小船往新加坡转居六个月,由于北管的缘份,郭结识了新加坡外加东由福建会馆、惠安会馆、广东会馆等三馆联合组织的乐社乐友,由于郭具有吹、拉、弹、唱诸方面较全面的北管技艺,故深得该乐社的器重,郭也理所当然地成了该乐社的一名客席乐手。

  1945年,郭22岁在惠安县城举办的演唱会上,郭随同郭厝村北头乐队赴会演唱,郭演唱的北管曲《昭君和番》等曲,博得了同行及其听众的好评。

  五十年代初期的一次农历正月初九,南埔区举办北管演唱会,郭应仙境、施厝联合乐队的邀请,一齐参奏北管名曲《行板》、《平板》等,获大会的最佳奖,当天下午大会特意将该乐队留下来再举行非正式的专场演奏(唱)。

  1953年初夏,在山腰集镇举行了一次空前的物资交流大会,郭随同其家乡的郭厝北头乐队参加大会的踩街游行活动,并设计了《孔明收姜维》的装阁造型。(即旅行车上的化妆造型), 甚是引人注目。

  1958年,郭参加超先公社后龙管区剧团当乐手。

  1986年,郭到莆田县黄石乡东华剧团当临时乐时。

  四十年代中、后期至五十年代中期,郭先后到十几个村落教传北管,它们是:1948年至1949年后龙的坑头村;1952年南埔乡仙境村五主,五十年代初、中期到后龙乡后田村、后龙乡上楼村。后龙乡奎壁村顶科三房、后龙乡后柳村、后龙郭厝丁宫、后龙乡后底仔村、山腰埭尾、山腰盐场白石下楼等。几十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北管人才,郭厝北头乐队的三弦老乐手郭德才,提弦乐手郭育清、吹笛乐手郭秀金等均出自郭老的门下。

  郭先生不仅具有北管的吹、拉、弹、唱等各方面较全面的技艺,并且在这诸方面的造旨也颇有高深,是北管界的杰出艺师,唢呐的吹奏水平突出,他是乐队的乐师,又是一名农村的职业吹鼓手,郭能熟练地唱奏大量的北管曲谱。

  1986年6月成立北管音乐研究室,郭担任该室副主任职务,并坚持义务兼职工作,几年来为抢救整编北管积极献唱传谱近二十首,提供多方面的历史资料,并做了不少组织指导工作,为北管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山腰街道办事处有盐场埭港乐队,掌班庄惠春、老艺人庄志丁、庄?吓、庄水尖,中年艺人庄绍建、庄学春、庄绍赞;前埕乐队,乐师庄理顺,内务庄理庆,老艺人庄兴才、庄顺钦,这两支乐队曾参加泉州市元宵踩街活动和《海峡之声》电台北管专题录音;锦山乐队,乐师庄兴才,老艺人庄顺钦等,还有官路乐队,1995年5月24日成立山腰北管乐团,团长庄能宗

  一、山腰街道办事处埭港村传承谱系

  1、乐师庄荔枝(1909—)  

  山腰盐场埭港人,1909年2月出生,18岁开始师从山腰庄友真学北管,同年因福州福星戏班欲往厦门途径山腰刚遇雨季在山腰逗留,庄跟同馆艺友一起向戏班学唱戏;后因福星班率引,厦门戏园一姓洪艺师也为馆练习,这样庄能在乐馆学员既能唱奏又能演戏,他们先后到泉州、惠安、土岭等处演戏演奏,泉州鲤城工观众称该队是“客班”(指京剧之类戏剧)。

  庄先生具有较高超的提弦拉奏技艺,不但很受群众欢迎,也在民国时期得到一些官员和盐兵的好感,使得为自己解难保身和拯救他人发挥过作用。(详见本集第一部份《北管的社会作用》(4)和第一部门(四)历史沿革)

  2、传承谱系 

  

   

  二、山腰街道办事处锦塔传承谱系

   1、乐师庄能宗  

  山腰街道办事处锦塔村前埕人,男,1926年8月出生,1936年(10岁)参加该村北管乐队,学习打击乐器,演唱北管曲,由于有一副好嗓子,加上有较好的音乐素质。故演唱的北管曲颇有特色并有个性。

  1938年庄在就读的山腰锦山小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惠安县抗日第六巡回工作队(即演出宣传队)在全县各村镇巡回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其中北管便是演出内容的一部份。

  庄是小学教师,1949年以前,曾几次在寒、暑假接受山腰北管乐队的聘请,前往教传演唱了北管曲和教奏打击乐器。此间庄配合当地乐队排演演唱京戏《四郎探母》、《空城计》等,其京剧唱法深得本地群众赞扬。

  庄的青少年时期是当地农村艺术舞台的名流,曾在歌剧《牛郎织女》、《赤叶河》、《结婚》中担任主演,也是北管歌手中的姣 姣者,他所演唱的北管曲博得了同行和观众的热烈赞扬。声音宏亮,融溶有京剧的唱法富有激情,且刚中求柔,善于运用某些特殊音的滑音处理,并能巧妙地运用莆仙音乐的某些唱法,在咬字方面还能吸收南音唱法中将某些特殊字的“声母”与“韵母”适当间隔的读音,使歌声更为柔婉秀丽,庄堪称为北管界的杰出代表。

  1981年5月至7月,曾先后赴县、市、省音乐会演唱获奖,在省二届武夷音乐会上由庄主唱的北管曲《绣春光》(林振良词、谷川编曲)等获当届音乐会的最高奖励——优秀节目奖。

  1986年冬以来,庄积极配合有关方面为抢救发掘整编北管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整词和记谱十几首。1986年6月县成立了北管研究室,庄担任该室副主任职务,并坚持义务兼职工作,为北管事业的振兴贡献突出。

  2、传承谱系  

  

   

  

  前黄镇有坝头大厅乐队,乐师连如碧,老艺人连凤林,中年艺人连云如、连跃平、连宗辉、连维铭、连建成等,曾参加县元宵踩街活动;还有安兜乐队。

  前黄镇凤山村传承谱系  

  

   

  

  2003年11月以来,泉港区文体旅游局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在庄重文实验小学设立北管培训基地,乐师唐平顺。2005年6月,泉港区委宣传部、泉港区文体旅游局又在峰尾、后龙、南埔、山腰四个中心小学设立了北管培训基地。

  1、庄重文实验小学

   

  濒危状况:  

  北管虽然在泉港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但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北管赖以的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传统民俗日益淡化,殡葬改革,婚娶新事新办,寿诞从易从简,传统节日逐步被现代节日代替;

  (2)一些颇有造诣的北管艺人年事已大,最大达80多岁,北管艺人老年化,后继乏人;一些北管艺人外地打工,参加演奏活动愈来愈少,乐队逐渐解散;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对北管的兴趣愈来愈淡。

  (4)由于泉港是闽南和莆仙音乐交汇和繁荣地带,北管的存在既要保持自己的艺术和特色,又要与其他民间音乐相抗衡。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