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I号来源:百度百科“南海I号”

  1987年,沉睡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被意外发现。

  因为这条沉船,中国的考古专家们开始将探寻的问号由陆地转向大海。

  此后20年间,围绕这艘沉船的发掘、打捞和保护,开创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的时代。

  4月7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开赴南海;今年7月,“南海I号”将浮出水面。

  中国水下考古第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将从此开启。

  备受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项目,已于4月8日正式启动,这艘神秘的古沉船有望在今年7月浮出水面。从1987年“南海I号”被发现到今天,人们已经为这个水下考古奇迹准备了20年。这艘古沉船是怎么发现的?载有多少文物?从何地起航又驶向何方?为何沉没?它的发现有何价值和意义?能否解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之谜?人们迫切想解开这一系列谜团。为此,记者独家采访了参与此项考古项目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博士,请他细说“南海I号”考古发掘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南海I号”沉船距今至少800年,船上载有文物保守估计超过6万件

  “南海I号”沉船的发现,纯属意外。但历史往往在意外中改变了。

  1987年8月,直属交通部的广州打捞局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在一条古沉船中意外打捞出金银器、锡器和陶瓷器等珍贵文物200多件。经鉴定,瓷器主要是中国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生产的,其中一条鎏金腰带,在国内从未出土过,疑是外国物品。这一意外发现立刻引起了考古学界的瞩目,中国考古专家判断,这艘沉船极有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

  1989年,国家博物馆组织水下考古队,对这条被命名为“南海I号”的古沉船进行考古调查,确认“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2001年,在长达14年的等待之后,“南海I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再度展开。4月20日至5月19日,考古专家对“南海I号”的古沉船遗址进行了搜寻定位工作,弄清了该沉船的确切位置:珠江口以西、距阳江海陵岛30多海里海面下20米深处,被厚约1米的淤泥所覆盖。据魏峻介绍,由于沉船上的铁质物品在海水腐蚀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将周围的文物、贝壳和海泥等逐渐凝结成一体,目前“南海I号”沉船表层已被大块凝结物所覆盖。

  从2001年至今,考古人员对“南海I号”沉船先后进行了8次试掘或物探调查,打捞出水大量的金、银、铁、陶瓷类器物以及万余枚铜钱。根据水下试掘资料,沉船所载文物以瓷器为主,分属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宋代几大著名窑系的外销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

  从目前已经打捞出水的1万多枚古铜钱看,北宋的居多,小部分为南宋时期,其中最晚期“绍兴元宝”属南宋高宗年间。按照考古学的年代判断标准,可知“南海I号”古船的沉没时间不早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距今约800年左右。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人员清理了“南海I号”船舱内约1平方米的范围,打捞出大量精美文物,仅陶瓷器就有6000多件,其中完好无损的有 4000件。这些陶瓷器在船舱内码放整齐,分门别类,应是一艘商船。由于“南海I号”长约30米,宽近10米,型深3米多。考古人员据此保守地估计,沉船上面的文物应该超过6万件!其中不乏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的精品。

  船体端坐海底800年完好如新。是否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

  自“南海I号”沉船被发现至今,从沉船及船体周边打捞出的文物中,有不少文物颇具西亚风格,如一条1.7米长的鎏金腰带,仿金属器风格的瓷器和异域风格的花纹,其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尤其令人惊异的是,船上还发现了眼镜蛇的头骨。根据这些线索,有人怀疑“南海I号”是一艘外国商船。

  对此说法,魏峻给予了否定。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检验,“南海I号”船体的残块包含了马尾松和杉木两类材质。因为马尾松是生长于长江流域及其他区域的亚热带针叶树种,因此“南海I号”沉船很有可能是中国南方地区制造的一艘商船。

  从打捞出的文物看,这艘船应该是从中国南方的某一个港口出发,驶向中东或者北非的某个国家。至于船主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现在还是一个谜。从已打捞出的瓷器看,有江西景德镇窑系的青白瓷,有福建德化窑系的白瓷,有福建磁灶窑的绿釉瓷器和浙江龙泉窑系的青瓷等,至今未见广东窑口生产的瓷器。至于先前多有争论的“南海I号”是平头船还是尖头船、是平底船还是尖底船的问题,魏峻说,现有资料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只有等到沉船整体出水后才能知晓。

  不过,令考古专家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年的古船船体竟然保存得相当完好,整艘沉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海底。1987年沉船发现时,还有桅杆的存在。到今天,船体的残木经化验仍然完好如新,木材没有腐烂。什么原因呢?魏峻解释说,主要是船体被1米多厚的淤泥所覆盖,木质氧化程度较低,使船体能够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南海I号”是怎么沉没的?是天灾还是人祸?魏峻说,这还是一个谜。“南海I号”沉船所处海域的海况简单,沉没海域没有暗礁,海底平坦,水流情况也不复杂,航行线路沿着海岸线行驶,沉没地点距海岸线只有18海里。推测由于恶劣气候原因导致“南海I号”海难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关于“南海I号”沉船,至今未发现任何古代文献记载。

  关于“南海I号”沉船的文物价值,魏峻博士认为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这艘沉船本身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对中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研究提供了实物标本;二是文物的价值,船上载有文物应超过6万件,其中不少文物非常精美,有些甚至是专门用中国的原材料为国外客户定制的生活用品,这些瓷器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来样加工”的实物证据,对研究宋代的外销瓷、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南海I 号”沉船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证据。过去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大多都是依据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海洋航路上发现的实物资料相当稀少。而“南海I 号”沉船的海域应该在由泉州、广州港经广东西部沿海驶向东南亚乃至印度、西亚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这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至于“南海I号”能否改变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史,随着“南海I号”沉船的整体打捞出水,“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真相将“水落石出”。

  2006年7月,在阳江召开的“南海I号与海上丝路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呼吁,应尽快开展对“南海I号”的研究和文物的挖掘及整理工作,将来结合南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其他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整体打捞”:世界水下考古史上首创外国专家惊呼:“只有中国可以做出来”

  为了有效解决“南海I号”沉船出水后的文物收藏、保护,水下考古专家根据“整体开发、原地保护、就地展示”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整体打捞的水下考古方案,并获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据悉,此方案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尚属首创。

  为什么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传统水下考古方法呢?

  魏峻解释说,这是根据“南海I号”沉船的特殊情况决定的。由于“南海I号”所在海域的海水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将文物一件件打捞出水,将无法对沉船和船载文物进行准确地测绘和记录,必然会造成不少珍贵文物考古信息的丢失。古沉船在水下浸泡了至少800年,船体非常脆弱,即使船载文物全部打捞出水,对于沉船本身的水下考古打捞也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因此,经过水下考古、土木力学、海洋工程和水下打捞等多方面专家的反复论证和研究,决定对“南海I号”沉船进行整体打捞。

  现在说起“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方案首创世界水下考古新方法,大家都为中国人的智慧感到骄傲自豪。然而,这个开启世界水下考古先河的整体打捞方案的出台,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魏峻的轻松介绍中,不难听出制订过程中的艰难。

  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6年6月,广东省文化厅、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等单位,先后对整体打捞方案进行了6次修改,国家文物局也组织有关专家对其方案进行了4次论证。2006年6月15~17日,国家文物局组织22位国内权威专家对《“南海I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进行了最后一次论证,一致认为该方案“施工工艺先进、数据可靠、设计合理”。有“水下考古之父”之称的美国专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也赞赏地说:“方案如此精妙,只有中国可以做出来。”

  那么,这个让外国考古专家视为“精妙”的“整体打捞”方案到底是什么呢?魏峻介绍说,“整体打捞”简单地讲就是将沉船、载物与其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殊的钢制沉箱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能人为控制环境、专为“南海I号”沉船建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 中,然后进行“精雕细琢”的水下考古发掘。

  “南海I号”有望今年7月出水,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将大显身手

  为了整体打捞“南海I号”沉船,2007年1月,广东省专门成立了“南海I号”整体打捞指挥部,由副省长雷于蓝任总指挥。财政部为此项工程审定了9000 万元专项资金,并拨款3000万元,是仅次于国家对西藏布达拉宫维修项目的拨款额。据悉,担负“南海I号”沉船打捞重任的是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执行整体打捞工程的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亚洲最大打捞起重船——“华天龙”号4000吨全回转打捞起重工程船。

  为了将“南海I号”古沉船及其周围的泥沙总共3600吨重的“整体”密封,全部打捞上来,广州打捞局特地订做了价值6亿多元的亚洲第一吊“华天龙”。该船船体总长170米,船宽48米,船底到主甲板的高度为16.5米,自重3万多吨,满载排水量达8万吨,最大的起重能力将达到4000吨,可在8至300米水深、7级风、-20℃至45℃环境温度条件下作业,船上可供300人同时工作和生活。除“华天龙”外,广州打捞局还将出动包括“南天顺”、“德进”、 “德华”等约10条船舶协助打捞。

  “南海I号”打捞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工程,它的每一个步骤都带有创举的性质。据专家介绍,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大致分为几步:先清理沉船周边环境,在深海下桩,并用巨大的钢坞将古船罩住,然后穿底托梁、起吊钢缆等;吊起古沉船后,将其移置到半潜驳船上,然后再把它平移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整个打捞过程将持续几个月,耗资近亿元。专家认为,打捞工程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古沉船被打捞出水时,船体不会变形、文物不受损失,也正是这一点,使打捞工作人员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考验。据悉,鉴于“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对于世界水下考古工作的开创性,一旦“南海I号”成功打捞上来,有关部门将准备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

  魏峻博士说,“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从设计到完善再到通过,用了4年的时间。这个方案已经经过全国权威专家的科学论证,成功打捞“南海一号”应该没有问题。目前,“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一切顺利,预计将于7月完成。之后,“南海I号”将整体保存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内,人们将可以现场参观考古人员对船内文物的发掘工作,整个考古工作将持续数年时间。到时,“南海I号”沉船的许多不解之谜,将随着大量文物的相继出水而大白于天下。

  “南海I号”大事记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I号”。

  ●1989年,考古部门对“南海I号”正式展开调查。

  ●2001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寻和定位沉船遗址。

  ●2002年3月至5月间,水下考古队再度下水,对海底沉船进行挖掘,打捞出文物4000多件。

  ●2002年下半年,《“南海I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开始制订。

  ●2003年10月,广东省文化厅召开《“南海I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专家论证会。

  ●2003年11月,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主持召开会议,规划、立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项目。

  ●2004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同意筹措资金,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2005年12月28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工兴建。

  ●2006年6月17日,国家文物局原则通过了《“南海I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该方案由广东省文化厅负责组织实施。

  ●2007年1月,广东省专门成立了“南海I号”整体打捞指挥部,由副省长雷于蓝任总指挥。

  ●2007年1月,考古队前往沉船海域开展打捞前最后一次海底勘查。

  ●2007年4月8日,“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7月,“南海I号”沉船有望浮出水面。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