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传统竹编工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 图片 视频

  闽侯传统竹编工艺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竹编生活器具。随着历史的发展,竹编工艺日趋精湛,而且表现题材越来越广泛。闽侯竹编以麻竹、毛竹、慈竹等各类竹为原料,根据产品的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原料,然后配上串丝、插花、雕花、配件等不同装饰制成不同种类的工艺品。其工序繁杂,品种丰富,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富有弹性,耐热耐压,经久耐用,广泛应用于农产、生活日用、家居装饰、艺术鉴赏等。

  竹编工艺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很多研究原始社会考古的资料上,可以清楚的发掘出竹编工艺的起源。既“在人类社会进入定居生活后,为了解决饮水和食物的储存问题,就开始用植物的枝条编制器皿,由此形成了最初的竹编工艺。”之后,竹编工艺经过夏商周、汉唐的蓬勃发展,在宋元明达到了顶峰。

  千年的发展,使得竹编艺术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在民间生活中,竹编工艺的产生,不仅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还丰富了人们精神层面的生活。用竹编制作的花灯、风筝,愉悦了人们的身心;竹编制品更是中外交流的佳品,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闽侯鸿尾乡就靠着小小竹木闯出了一片天地,许多当地人都以家族作坊的形式从事竹编工艺品生产。鸿尾遂被誉为“竹编之乡”。然而,就在鸿尾竹编手工艺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人们却赫然发现,许多传统的竹编手工艺品,已经难觅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打造的铁制、铜制工艺品。闽侯县的竹编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它利用本地盛产的竹子,通过多道工序,编制雕刻成各种各样的篮、篓、盘、罩及纸伞、折扇、灯笼等生产生活器具和艺术品。早在北宋时期,我县竹编就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是朝廷贡品。到了南宋,以竹木为骨的灯品每年都参加帝都临安的元宵灯展,史载“灯品至多,苏福为冠”。明清时期,雕刻有精美图案的层篮、提盒盛行于市,也培训造就了大批民间竹草编艺人。解放后,闽侯县创作的佛香阁、知寿亭、太和殿、石舫及一批仿古青铜竹编代表作品,技艺精良、造型巧妙,以其独特的中国神韵,唤起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也深受欧美等世界各地人士的青睐。现在,闽侯县人民将竹编技艺拓展到竹、木、草、藤、铁五大门类。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闽侯鸿尾就有“竹编之乡”的美誉。而今,鸿尾工艺品行业已形成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融合发展局面,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鸿尾地处半山区,盛产毛竹、篓竹、杉木、芒草、岩草、青藤等。历史上,鸿尾人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加工竹编、藤编等工艺品创收。经过多年的工艺革新,全乡的工艺品从原先单纯的竹篮编织,发展到具有竹、木、草、藤、铁等多个门类;在制作工艺上也不断升级,有冲光、焊接、磨砂等多道工序,更讲究精益求精。

  目前,鸿尾工艺品已从家庭作坊、零散经营向工业集中区聚集,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使鸿尾乡逐渐形成以工艺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工艺产品远销欧、美、澳、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支柱产业。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