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 图片 视频

   同利肉燕是福建福州一带的地方传统名吃,属于闽菜系。同理肉燕是海丝美食文化的组成之一,同利肉燕魅力在于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肉燕还是思乡菜,福州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能吃到肉燕就仿佛回到了故乡。

   它是选用精瘦肉和淀粉等辅料制作成的薄片,形似飞燕,晶莹洁白,一煮即熟,久煮不烂,具有很好的韧性,味道滑韧细腻,特别鲜美。用肉燕皮烹 制的菜肴 ,不亚 于 燕窝 ,是福州地区民间居家和喜 庆宴席上必备佳 肴,在坊间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之说。

  因此,打燕皮的师傅们 常常在 拂晓时刻就 动手,把一大块的瘦肉切割成片,然后,用 1.5 kg 左右的圆木锤不断敲打,直至将肉片捣碎为糊状。接着,再混合恰当比例 的本地 地瓜粉,在这 过程中,还要不断用手感觉肉 泥的弹性和韧性,并挑出其中的肉筋,经过拍 、撵 、擀 、拂 、压 、折 、切等多道 精 细 、复杂的工序,最 后擀成 薄如棉纸的成张燕皮,再把它切成小方块。

   

  同利肉燕用肉包肉是福建省独创的饮食工艺,福州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太平燕”取猪腿瘦肉槌咸肉泥,掺上薯粉,碾成纸片般薄片,内包肉馅,配以高汤,做成点心,美味可口。因包出的形状同飞燕,便取名为“扁肉燕”,皮也就叫燕皮了。在福州民间,扁肉燕加上剥壳的鸡蛋便成“太平燕”,象征“太平”、“平安”、“富贵”、“吉利”。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民间家宴,“太平燕”是必备一具菜肴,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工艺。同利肉燕老铺创始于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至今已传承五代,历经三朝,是福州一家创业一百三十多年制售燕皮的“中华老字号”。听已执掌“同利”的陈君凡说,他的父亲,第三代传人陈存谈,现年七十多岁,是从十二岁时开始打制燕皮,至今已有六十多年。

  肉燕是福州特产中的精品,堪称举国无双,神州一绝。“同利扁肉燕,人人吃不厌”是陈君凡挂在嘴边的广告词。此说在福州街头巷尾流传。

  相传,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淳香沁人,连呼“大妙”,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因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说。

  “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同利肉燕是福建福州一带的汉族传统名吃,属于闽菜系。同利肉燕魅力在于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严格遵照祖方,选用猪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番薯粉,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圆头散尾,形同飞燕,入眼如润玉翡翠,入口则滑嫩清脆,其口感和形状均不同于馄饨。因此,在福州有“同利肉燕,百吃不厌”之说。肉燕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燕子意味着家业兴旺、团圆,所以逢年过节和亲友、朋友聚会一定都会吃肉燕,因此,福州又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之说。肉燕还是思乡菜,福州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能吃到肉燕就仿佛回到了故乡,所以肉燕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特别受欢迎。

  在福州僻街小巷,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之声,循声而去,就可寻及燕皮店。不过,要买正宗上好的燕皮,还得到福州南后街澳门路3号的同利肉燕老铺,正所谓“百年同利,中华燕皮”。

  百余年间,陈家严守祖训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如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同时,“同利”一贯遵循薄利多销原则,节日与平日同价。正是这近于“迂腐”的生意经,使得老铺盛名于世,燕皮远销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

  如今,“同利”已走出南后古街,在榕城美食街和元洪城美食大世界内新设分店。紧跟时代步伐,趋应大众化口味,开发新产品,把燕皮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陈君凡痴心不改。他家将飞舞木槌,一槌一槌地在福州传承祖传的精湛手艺。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