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又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其技法主要包括圆雕、印钮雕、薄意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镶嵌雕、链雕、篆刻和微雕等。寿山石雕作品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品类。
福州的寿山石雕,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其技艺主要流传在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岳峰镇、象园、王庄街道和寿山乡。
2006年5月20日,寿山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1:雕刻家吴开桃来到福州二十中课堂讲授寿山石文化
图2:围观的同学叠起“罗汉”,就想瞧一瞧吴老绝技
寿山石石雕是福州地区特色的石雕艺术品,更是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品之一,因其主要采用以福州市北郊红寮乡寿山村等地出产的寿山石为原料雕刻而成,故此得名,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关于寿山石材打磨使用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1957年,福州北部浮仓山考古发掘中,发现多件用寿山石打制磨成的石器,其中石链1件,石凿2件,残石器9件。这些使用寿山石磨制的石器,基本上采用因风雨侵蚀崩落的小块寿山石,石 器制品较小,只有初步的打磨,可见福州先民对寿山石的石质和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
福州寿山石雕技艺的发展历程,与整个福建石雕技艺的发展大致相同。随着北方石雕艺人南渡而来,将北方的石雕技艺带入了福州地区并应用在寿山石石材的雕刻上。目前,可以考证的最早的寿山石雕作品是南朝古墓出土的寿山石猪。1954年,1965年,先后在福州仓山桃花山、仓山乐群路和北郊二凤山出土南朝石猪等,经鉴定,都是以寿山老龄石为原料,
用铁器(刀)雕刻而成的。这些南朝贵族墓出土的寿山石猪,是迄今可考的最早雕刻品,其采用的技法主要为圆雕技法,雕工简朴、形态逼真,线条简洁明快。
图3:作者陈礼忠和他将参加世博会的寿山石作品《春声赋》 图4:作品《春声赋》
唐朝时,国家经济繁荣,佛教兴盛,寿山石雕开始出现在佛教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从唐太宗到唐禧宗,唐代帝王大肆推崇佛,福州当时的佛教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兴建了大量的佛教寺院,福州寿山村也兴建了广应禅院,因该寺院与寿山毗邻,寺中僧侣就地取材,经常去寿山采集寿山石,将其雕刻成香炉、佛像、佛珠等佛教用品,除供寺院使用外,也将其作为礼品赠与前来拜访的香客,由此,寿山石雕开始流传于各地。同时也雕刻一些杯、碗、碟等生活用品,这说明唐朝时期寿山石雕也得以在此期间快速发展,成熟阶段,人们已经赋予寿山石现实的实用意义了。
两宋时期,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从前后两部《观石录》可知寿山石在两宋时已大量开采,专业、非专业的石雕队伍亦已形成,寿山石刻也被列为贡品。寿山石雕开始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人们对寿山石石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宋梁克家在《三山志》中称赞“寿山石洁净如玉,柔而易攻”,说明寿山石镌刻效果极佳,自古就为人们重视。同时寿山石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大量开采供应官府使用。据《观石录》载:“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同时从考古发现上,我们可以看到福州地区宋墓出土有大量寿山石俑陪葬品,1959年,在福州西郊淮安村观音亭宋墓出土40多件寿山石俑;此后在福州东郊登云水库工地的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墓地,都出土有大批寿山石俑。这些寿山石俑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题材广泛,造型各异、风格严谨、形象生动、刀法简练,其雕刻技艺比南朝石猪有很大进步。
元代之前,印章多数以铜、铁、玉为材。元朝时期,寿山石开始应用于印章雕刻。元代,王冕始用石材制印。据郎瑛《七修类稿》载“古人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王冕始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尽崇灯明石二,…”。至此,寿山石材开始进入到了印章文化体系之中,由于寿山石质地脂润、光彩照人和可雕刻性,文人可以自己在石材上进行书写、雕刻,寿山石被文人竞相采用以雕刻印章,倍受书画家、篆刻家的赏识,自此,篆刻家自行奏刀,追奏仿汉、斑驳淋漓,中国独特的篆刻艺术得以风行和发展,"万朵云霞几度攀,珠光宝气绝人寰,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现代著名金石家钱君陶先生对寿山石在篆刻艺术史上的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这就赋予了寿山石浓厚的文人气息,进一步扩展了寿山石的使用范围和雕刻用途。
明代时期,寿山石雕伴随着“无不人人斯篆,家家秦汉”的私印之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寿山石雕商业也渐渐发达,其中的代表为嘉靖年间(1796-1820年)创设的“青芝田”图章店。寿山石中极品田黄玉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据《闽都记》载:“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憨公(曹学侄)见而奇赏之,遂著于时”。同时寿山石雕刻手法也由传统立体圆雕向浮雕、高浮雕发展,并且出现了“阴刻”技法,尤其是薄意雕刻的出现,将寿山石雕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到了清朝,寿山石雕的发展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寿山石材也进入大量开采时代。据《后观石录》载:“康熙戊申,闽县陈公子越山(名日浴,字磐,故黄门子),忽贵粮山中,得妙石最彩,载至京师售十金。每石两辄估其等差,而数倍其值,甚有直至十倍者”,“自康亲王恢闽以来,凡将军督抚,下至游宦兹土者,争相寻觅。..…,于是山为之空”。在“凿山博取”的同时,“石之精者出焉。”寿山石的诸多品种开始出现。据《寿山石记》记载“石有类玉者、拍者,玻璃、砒帽、朱砂、玛瑙、犀若像焉者。其为色不同,五色之中,深浅殊姿”,寿山石的品种达数十种。随着寿山石开采量的大大提高,雍正朝已经把福州寿山石纳入官府的征税范畴,“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议准的各关征收条例‘寿山石器百斤例八钱,图书石百斤、寿山石砚例四分,寿山妆台每个例一钱,寿山石人物、坐兽、大百个例八钱:中八分、小八厘,寿山石石景每座例三钱,石龟同’}[il。雕刻技艺在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薄意技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康熙时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到了同治、光绪年间,西门派艺人潘玉茂兄弟,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础。紧接的是取巧色的技法,清人杨漩,善用寿山石天然的形状和色彩,开创“取巧色”,先例,其技艺不断为后人所效法。
到清朝末年,福州寿山石雕业形成“冻门派”和“西门派”两大流派。潘玉茂为西门派创始人,主要在福州西门或西门外凤凰池一代传艺,其杰出传承人有潘玉进、潘玉泉、林文宝、林清卿、刘爱珠等。东门派“鼻祖”为林谦培,主要在东门外鼓山一代传艺,成就显著的有林元珠、郑仁蛟、林友清、周宝庭、郭功森等。东门派和西门派在寿山石雕刻上的区别主要在于雕刻题材和技法上。在雕刻题材上,西门派以寿山石制印为主,对寿山石印的钮头、线刻、“薄意”都有讲究,修光喜用弧刀,不留棱角,作品风格纯朴浑厚,潇洒超脱,适合文人墨客的口味。东门派雕刻作品适应面广,除刻印章外,多作人物、动物圆雕。刀法简括,写意传神,善于利用石料的天然形状和色泽,修光喜用尖刀,作品精巧玲珑,矫健华丽。在雕刻技法上,两大流派各有所长,西门派以薄意著称,其特色在于“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利用石病,反见自然”。东门派则以圆雕技法见长,擅长“立体雕”,注重艺术整体型。在印钮雕刻上两大派别风格各异,东门派所刻兽头形态传神,刀法灵动。
清朝时期,在福州寿山石雕繁荣发展的推动下,寿山石专著应运而生。如高兆的《观石录》、毛奇龄的《后观石录》、卞二济的《寿山石志)),还有郑洁的《寿山石谱》、徐柞永的《寿山石》、陈亮伯的《说田黄》、杨徨吉的《寿山石》等也相继问世。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了寿山石的相关知识,为寿山石文化的发展留下了足迹,也传播了寿山石文化。
民国时期,福州寿山石雕进入到一个低迷时期。民国时期,群雄割据,军阀混战,虽有北伐战争后至抗日战争前短暂十年的相对稳定,但也难以改变战争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严重破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福州很快沦陷,日本在中国实行“以战养战”的战时经济政策,寿山石石材资源被大肆搜刮,强迫手工业者为日军经济服务,大批寿山石雕刻家流离失所,被迫放弃雕刻生涯,寿山石雕刻行业逐渐衰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著名雕刻家“钮工一巨臂”林文宝,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寿山石雕产业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先后成立了郊区石刻生产小组、福州石刻生产合作社、福州工艺石雕厂,改变以前艺人个体生产和驻店生产模式,开始集体创作、合作生产的模式,实现了行业内部的人员和技术交流。同时,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开始进入到寿山石雕刻行业,形成了带有学院风格的寿山石雕流派,即
“学院派”,为福州寿山石雕行业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随后,1970年福州木雕厂、牙雕厂和石雕厂合并,成立福州雕刻厂,实现了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了拓展了寿山石雕艺人的技术和眼界。
改革开放后,寿山石雕业出现了新的繁荣。政府采取积极的扶持推动措施,组织石雕艺人集中生产,共同切磋,丰富了创作题材与技法。东西两派开始融汇交流,取长补短,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艺术之长,促使雕刻技法日新月异,寿山石雕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出现将薄意、浅浮雕、高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历经1500多年的开采历史,寿山石所发现的品种众多,己达一百多种,色彩丰富,种属和品名比较复杂。目前,主要根据寿山石的产地、矿洞、颜色、质地、形象、开发者等对其进行分类命名,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清代高兆最早提出以坑分类法:“石有田坑、水坑:水坑悬埂下凿,质润姿
温;山坑发之山蹊,姿篙然,质微坚,往往有沙隐肤里,手摩掌则见。水坑山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
第二种:毛奇龄按照所发现的寿山石坑洞的性质提出“三坑分类法”:“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第三种:陈石和高天钧等人根据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科学认知,提出“三系五类分类法”和“矿物组合自然分类法”,将寿山石分类的学术研究推到一个新阶段。
1)卡凿:上呈方形,刀口扁平,长约20厘米,用于打坯。根据刀口斜面的不同,分“单面凿”和“双面凿”两种,前者打坯时切面准确,但刀角易损,仅宜用于雕刻细坯:后者刀口厚,经得起捶打,但受刀位置不及单面凿精确,多用于刻粗坯。
2)手凿:主要用于凿坯,长约1'}厘米,上部套以圆形木制把手,以刀口形状分为“平凿”和“圆凿”两种:“平凿”形如“卡凿”,亦有单双面之分;“圆凿”刀口呈弧形,有大圆、小圆之别。圆凿主要用于凿刻曲线形面,平凿则适用于凿刻纹样的直线形态。
3)雕刀:又名修光刀。其整体样式与我们日常所见的水笔类似,口多为钢质,刀口形状因各人的习惯而有不同的选择。有平刀圆刀、尖刀、半尖刀等多种形式。主要用于条文、图案的具体雕刻之中。
4)锉刀:呈现长条形,在其一面是有细密刀齿或者条形的凹凸纹路,用以打磨寿山坯体上刀痕、棱角。
5)手钻:石雕创作时,作为钻洞之用。目前使用的手钻皆是电力驱动,可以较好的节省人力。
6)电动雕刻机和电钻:二者均为现代化雕刻工具,电动雕刻机主要在凿粗坯和修光过程中期辅助作用,电钻主要在雕刻内部较深地方时作为辅助工具使用,一般用于镂空技法。
此外还有适应各种技法需要的特种刀具,如针钻、铲刀、尖刀、勾形刀、三角刀等。现在的工作台与过去最大的区别是台面上有一整排通风孔,配有降尘通风设备,用以将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排出,最大限度的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原石陈放架则是按照种类放置寿山原石,用做备用,同时也供工作人员时时观察熟悉,以便更好的根据石质石色设计雕刻。
寿山石的雕刻技法很多,常有的有以下几种:
1)圆雕圆雕是寿山石雕中最为基本的雕刻技法,大致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这种雕刻,又可以归属在立体雕刻之中,通过对于石料的每个面进行加工,多用于人物、花鸟动物的雕刻之中。圆雕技法善于利用巧色,将作品的内在质感完美地表现出来。
2)浮雕的技法,大约在明清时期开始应用在砚台四周和印章柱体的四面,用以雕刻装饰性纹饰,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它和圆雕最大的差异就是从前面的方位(或兼顾左右)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同时它对于石材的要求比圆雕低,多选用色彩对比度强的薄型石料,主要用于人物或器皿表面的修饰创作上。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采用的浅浮雕,
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受到寿山石石材的影响,一般线条深度较浅,可以比较好的节约石材用料。
3)镂空雕,也称为镂雕,是从圆雕中发展出来的技法,通过将石材中没有设计造型的部分掏空,使得作品的立体空间层次感更强。寿山石中的镂空雕技法对石材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苛刻,镂空部分不能含有裂纹和沙隔,由于雕刻需要经常穿过己完成的雕刻部分,刀具的操作十分艰难,不仅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且要有扎实熟练的基本功,一般采用先外后内的雕刻顺序。
4)钮雕即是对印章上部印钮的雕饰,起初只是为穿绳系结便于携带,后来发展为纯属装饰性的追求。从起初的简单线条装饰发展为“古兽”钮,再到博古图案、翎毛、鸟兽、花果、鱼虫等。古代印钮多以古兽钮为主,现在出现人物钮,也有人物与兽类相结合的题材。
5)链雕也就是链条雕刻,通过链条把整个作品联系在一起,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链条雕刻是玉雕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法,由于寿山石硬度比玉石还要低,所以这一技法应用到寿山石中,难度再度加大,稍有不慎,便会链断石毁,前功尽弃因此要求艺人必须胆大心细,熟练掌握石性和技巧。链雕技法在寿山石中最初用于装饰印钮,后来也用于其他作品上,题材也更加多样化。
6)薄意是寿山石所特有的雕刻技法,融书法、绘画、篆刻、雕刻于一体,因雕刻层薄,且富有诗情画意,遂取名薄意。它的形成跟田黄石有很大关系,因为田黄石很珍贵,所以雕刻时不宜大面积地去掉石头的重量,要利用它的薄皮来雕刻,就促成了薄意在寿山石中的应用,且薄意大多选用珍贵的田黄、水坑和山坑冻石三类。
7)印章是篆刻的载体,篆刻是印章的表现形式。由于寿山石质地柔软,极易雕刻,就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能亲自拿起一把小刀在小小的方寸之地上畅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境。
8)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技在寿山石雕刻中的应用,微雕发展成一门别具一格的雕刻艺术。微雕对石材的要求极高,不得有半点裂痕和沙格,因为半个沙格可能就要雕刻十多个字,同时对艺人的要求也十分苛刻,不仅要有扎实熟练的雕刻基本功,还必须具备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
9)镶嵌雕是把寿山石小件雕刻品镶嵌在其它物件上的一种技法,它保留了高浮雕的艺术风格。当艺人们把寿山石雕与福州脱胎漆器相结合,使精美的寿山石雕镶嵌在高贵、典雅的脱胎漆器上时,镶嵌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是寿山石雕的鼎盛时期,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雕刻技艺逐渐走向成熟,至清朝末年形成“东门派”和“西门派”两大流派。
图5:精品寿山石展
图6:大型芙蓉石印章
图7:林飞的《钟魁嫁妹》
图9:寿山石雕刻的水果蔬菜
寿山石雕刻技艺发展到同治、光绪年间,潘玉茂、林谦培在继承杨玉漩、周均技法的基础上,各自发挥,加以创造,使寿山石雕在风格上形成了东门和西门两大民间艺术流派。正如王北岳所言:“咸同以后,潘玉茂、林清卿起,是谓西门派,林谦培、林元珠是谓东门派,各以特长互异,而派亦遂分,薄意、圆雕各显其能,石雕艺术风行于世。
潘玉茂为西门派创始人,主要在福州西门或西门外凤凰池一代传艺,其杰出传承人有潘玉进、潘玉泉、林文宝、林清卿、刘爱珠等。东门派“鼻祖”为林谦培,主要在东门外鼓山一代传艺,成就显著的有林元珠、郑仁蛟、林友清、周宝庭、郭功森等。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