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初六,连江县透堡都要举办隆重的“游神”民俗活动。村民将灵佑尊王、玄天上帝等数十尊神像抬出庙宇,绕街而行,队伍中穿插腰鼓队、高跷队、舞龙队等民间艺术表演。“游神”队伍浩浩荡荡,长达数里。沿街村民焚香放炮,迎神祈福。“游神”活动十分热闹,民俗表演妙趣横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铁基坪”艺术表演。
装饰精美的彩车,车上书写对联,“启土无诸地,开闽第一家”。三位儿童身穿戏装,扮成“闽王三兄弟”。其中一位端坐彩车椅上,飞舞双剑,两边剑柄上又各站一位兄弟。三个兄弟都头戴皇冠,分别穿金黄色、墨绿色、红色龙袍,披风舞剑,威风凛凛。“铁基坪”整体构思巧妙、形象逼真、造型惊险,令人叹为观止。
走近观察,原来“铁基坪”架构造材料主要是木料、钢材。底座边长为近四边形木板架,多根横木连接,牢固稳定。木架上钉板,周围边缘钉以围板。底座彩绘吉祥图案,装饰华丽。底座木架板中央安装圆铁板一块,一根长3米钢管插入中央,从架底层处加固后再经铁板处加固,直通架顶,然后在钢管中斜接两三条小管用作装饰人物的座位。看似坐在剑柄上的闽王兄弟,其实是坐在钢管座上。每个坪架可坐戏剧人物儿童两三人,经过精巧装扮后用软布捆扎固定在各支架钢管上。铁基坪架装扮戏剧人物离地面约五六米,坐立的人物显得高高在上,人随架动,形态逼真,观者如潮,赞叹不已。扮演的戏剧人物原来只有“戚将军破倭”造型,后来逐渐增加英雄人物、神话故事等内容,如“杨家将”、“水浒传”、“桃园三结义”、“闽王三兄弟”等。新中国成立后,“铁基坪”又增加了新的艺术造型,如“农民耕田”、“抗美援朝”、“工农兵大团结”等。今年又新增“神七上天”艺术形象,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
透堡镇“铁基坪”民俗表演有4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明朝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在莆田被戚家军打败后,逃到连江透堡烧杀掠夺。于是,透堡乡贤就制作“铁基坪”,“铁基坪”上端坐戚家军战士的造型,在城楼上晃动。倭寇一看是戚家军,撒腿就跑。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采用陈第“泥撬”略策,全歼倭寇,连江境内倭乱始平。为纪念戚将军抗倭胜利,后来,“铁基坪”逐渐伴随着“游神”活动演变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艺术。连江透堡“铁基坪”已入选福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