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骨科医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 图片 视频

  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祖居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的盘屿乡。清道光年间,林氏中医骨科创始人林达年(18371913)从家乡的高盖山上鹤巢寺长老铁珠和尚处学到少林功夫和骨伤科医术,经多年不断学习、实践,成为当时福州的一代骨伤名医。林达年将骨伤医术传给子孙,其中以其孙子林如高最为出色。林如高全面继承并发展了林氏中医骨伤医术,几十年如一日,治愈骨伤病人不计其数。1975年,腿部受伤的罗瑞卿将军来福州请林如高治伤。经林如高一年多的精心治疗,罗将军的腿伤有了明显的好转,因此名噪京城。 

  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经过近200年的实践、传承和发展,对骨伤的诊断、复位、固定、练功以及内外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主要体现在:辨证治疗骨折,注重手法整复;究本溯源,善治筋伤;阐发痹症的病因,崇尚辨证论治;论述瘘证病因病机,主张治痿独取阳明。在长期的骨伤医疗实践中,总结了骨伤药物内治法,主要有三种大法:按病程三期辨证施治;按部论治;按子午流注施治。林氏骨科有大量的秘制验方以及南少林练功法,目前临床广泛使用且疗效显著的丹、膏、丸、散、酊剂等系列药品达30多种,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很高的科研与开发利用的价值。 

   

  林氏中医骨科世家有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传承方式。过去林氏家族的骨伤医术是“传内不传外,传媳不传女”。自上世纪60年代起,林如高打破家规,以带徒的方式,对外传授骨伤医术。经他培养的学生在骨伤的医术和研究方面多有建树。随着林氏中医骨科世家部分后人及传人陆续走向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林氏骨科医术在各地继有发展,得到当地人民及华侨的认同与赞誉。 

  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发源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壶山林氏中医沿袭200余年,医术精湛,尤其擅长内科,在治疗湿温、脾胃、妇科等领域均有较深造诣。 

  壶山林氏家传大量中医秘方与验案。清代,壶山林氏的林作建即对治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其著作《和斋医案》、《壶山医统》就是根据家传验方,结合临床实践而详细总结的113篇内科诸症临床验案。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的林英藩整编有《壶山林氏家传秘方》,其中收集了方剂如清热化痰汤、健胃散、通便丸、清热散、人参川贝散、清肠散等。壶山林氏中医所著的典籍对血淋、积聚、肿胀、脚气、痹证、虚劳、痰郁、吐等多种疑难疾病的因、症、脉、治均分析入微、阐述得精当,治疗方法颇具特色。 

  建国后,壶山林氏的林兴江、林越汉破除祖传秘方不可外涉的家规,努力发掘家传验方而研制新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根据壶山林氏家传验方研制的“清热化痰汤”项目获得福建省政府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1996年获国家卫生部审准颁发新药证书并获取专利; “胃炎胶囊”新药研制,2000年获福建省教委科研立项(2000JB00177),通过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获福建省医药局审批为福建省人民医院用药; 2007年新药“三叶通便冲剂”的研制,该药对肠胃湿热型便秘有显著疗效,获福建中医学院科研立项(XB2007.10),通过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疗效,其成果发表在《光明中医》杂志(200712月)。 

  福建历史上有名的中医药学家甚多,从东汉到清代,有史料可查的知名中医634人,其中最著名者如三国时期与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的长乐人董奉。南宋时期,福州中医内科医家已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家典籍及伤寒、脉学、辨病认证等方面的理论和经验有独到见解。杰出医学家杨士瀛在总结晋代王叔和《脉经》的基础上,提出三部九候论、脏腑部位论、诊候论、脉病消息论等见解,多发前人所未发。还撰写《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仁斋直指方论》26卷、《医脉真经》2卷、《察脉总括》等书籍。为福州中医奠定了医疗基础。 

   

  清代,福州郊区壶山屿头(今盖山镇屿头村,唐朝时为光德里屿头乡)医家林氏世代从医,主要突出在林世存、林德盘、林作建祖孙三代,皆精内科,名噪一时。中医名家林作建(1796-1870年),字和斋。幼承家传,行医数十年,医术日精。治学推崇张仲景,谓六经分证是《伤寒论》之要义,其扶助阳气旨在平衡阴阳,强调习者应学其理法而不为经方所囿。又谓温病学说可补仲景伤寒学说之未备,主张熔两者为一炉,故悉心研究温病,并对湿温病、心悸、积聚、消渴、脚气等诊治颇有经验。著有《和斋医案》、《伤寒论眉批补注》、《六经辨证歌括》、《壶山医统》、《壶山意准》等。林作建与兄弟林作茂,将家传经方编成《普寿堂传家秘方》,广泛传授。到了林氏第四代传人林森元,自号“杏林家”,其医术曾名闻闽省官府。光绪年间,邮部尚书陈璧(侯官人),由京返乡省亲期间病重卧榻,派人请林森元会诊,药到病除,成为佳话。 

  民国以前,福州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主要是中医。中医以师承和祖传为多,较出名的中医在自己家中开诊,或应邀到病人家中施诊,有的还兼开药铺。名气较小的则走乡串户为人治病。这时期西医虽已开始,但民众不太信任西医,从事西医的人数很少。民国时期,由于政府歧视中医,中医被斥为不科学,中医人员处境困难。但中医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医仍是医疗队伍重要力量。之后中医内科已形成各种流派,疗法各具特色,福州林笔邻,对湿温症创立“通解三焦方”,在福州中医界广为流传;与郑品端、林心斋齐名为榕城治温病三杰,著有《医话汇集》一书。 

  《福州市志》第七册记载:“(上世纪)70年代,福州中医内科在学术研究应用上,某些项目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如治疗气管炎用复方满山白、卖麻藤;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气虚湿热型、阴虚温热型,分别用中药组成的胃炎Ⅰ、Ⅱ号合剂进行治疗,对胃粘膜有一定逆转作用;治疗原发性肝癌,用民间单方制成消症益肝片,可使临床症状缓解,肝肿大回缩,甲胎蛋白(AFP)下降,生存期延长。”80年代,中医内科在治疗急症方面,如高热、中风、出血、厥脱等,临床效果有很大提高。用大通筋注射液治疗胃肠疼痛,止泻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肾舒冲剂治疗尿系感染,头痛定糖浆治疗神经性头痛等,都取得良好疗效。90年代,中医内科已相继设立和健全脾胃、心血管、肾病等专业组,逐步朝二级分科方向发展。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曾出版《福建近代中医流派经验荟萃》一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评点名家技术特色及医疗专长,如壶山林氏的内科,善化坊孙氏的妇科,桂枝里陈氏的儿科,林为霖与萧治安的外科,林达年、林如高的骨伤科,陈云开与卢氏的眼科,王享英的喉科,陈德水、林际阳、邓少杰的痔科等,这些医者都是世代相传、名闻遐迩的一代名医。壶山林氏中医内科传人林兴江先生,从医60余年,并成立福州壶山医学研究所。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临床能明确病因,辨证论治,多愈奇疾。 

  为此,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与“福州林氏中医骨科”被入选第二批传统医药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