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浦安南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 图片 视频

  “海丝”文化是福建人解不开的情结,各类戏曲文化遗产都是福建人与世界交流融合的见证。中西文化交流除了可以共享多方资源,与世界各地的文明对话,还能将现代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林浦安南伬即是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它起源于民间,在交流传播中发扬光大。  

  林浦安南伬旧称安南鼓,是一种流传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林浦一带的汉族传统锣鼓器乐曲。相传为南宋端宗赵昰在林浦泰山宫设行宫后流行。经数百年演变为伬乐,乐队常用的乐器分为三大类,打击乐部分,管乐部分和弦乐部分。乐队由鼓点指挥,唢呐为主奏,用三弦、椰胡、六八、逗管等协奏。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欢乐。1981年,参加省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奏《九连环》、《一枝花》、《柳青娘》、《卖蚕豆》等曲牌获二等奖。入选了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林浦安南伬是一种汉族器乐曲,旧称安南鼓。流传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林浦一带。

  据林浦本宗第六代掌鼓(乐队队长)林庆铨介绍:唐代古越南国(时称之为安南国)使者到古都长安进贡礼品总是一路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后来便成了长安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音乐,广为传播。南宋末年,广王赵罡南逃福州林浦称帝,随从队伍中的乐师把这种异国音乐传授给当地民间艺人,宋灭后,林浦人不忘故国,时时演奏缅怀深深,以后广泛吸收了许多闽曲琴唱(幕间曲)加强了管弦乐部分的演奏效果,演变为安南伬。

  当地民间有童谣唱曰:“安南鼓,响叮当,金玉满堂谷满仓”。

   

  另传说系明末清初由闽南传入林浦乡,随肩挑小贩走街串巷而铿锵登场,乃“下里巴人”出身,且在鼓楼南街附近传播。福州人称闽南为“下南”,“安南伬”实为“下南伬”,因福州话“安”、“下”难分而混为一谈。宋史记载林浦安南伬自公元1276年(南宋末年德右二年)广王赵罡在林浦登基时就有该种音乐演奏,后经历代改良成为具有当地地方特色《林浦安南伬》,该乐种在福州地区唯一的遗存。

  1981年,林浦安南伬参加省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奏《九连环》、《一枝花》、《柳青娘》、《卖蚕豆》等曲牌获二等奖。

  林浦安南伬属家庭单代直传的汉族民间音乐,其节奏,配套器靠掌鼓师随机应变,众乐师心领神会,默契合作一气呵成的演奏形式完成的,乐队灵魂人物为掌鼓师演奏效果听鼓点,据21世纪初调查,林浦本宗第六代掌鼓(乐队队长)林庆铨为第六代传人。他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年轻一代子侄功还不到位,新生代鼓手与老艺人鼓点韵味还有差别,此外演奏人员从事演奏仅保留在为丧葬服务收入不多,诸多古典乐器演奏失传,如芦笙、巴鸟、良帐等物已少见,甚至绝迹。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