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三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 图片 视频

早在西汉时期,福州港就已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港。《史记·东越列传》 记载:“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 王闽中故地, 都东冶”, 东冶即今福州市。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设东冶县(县治在福州),置东冶港,将福州开辟为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港口。据郭伯苍 《葭柎草堂集》 载:“相传汉时, 海舶碇于还珠门外”。 由此可推断, 汉代福州还珠门外 (今福州市区贤南路口) 沿澳桥而下有一宽广的港汊, 即东冶港 (今东直巷至澳桥一带)。 据文献记载:  “旧交趾土多珍产, 明玑、 翠羽、犀、 象、 玳瑁、 异香、 美木之属, 莫不自出”。

到东汉“建初八年 (83年) ……旧交阯七郡贡献转运, 皆从东冶泛海而至 (山东登莱) ……至今遂为常路”。这七郡即南海、 苍梧、 郁林、 合浦、 交阯、 九真、 日南, 位于今天两广与越南北部和中部, 说明在东汉前期, 东冶与中南半岛已经开辟了定期航线, 成为当时东南海运的枢纽和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来自中南半岛的海外商品皆在此集散转运。

 三国时期, 孙权在我国东南方建立了东吴政权。 建衡元年 (269年), 吴景帝孙皓在建安郡侯官县 (今福州市)  “置典船都尉”, 掌管督造海船。同时在连江设置专营船舶制造的 “温麻船屯”, 征集当地大批的工匠、 劳工以及罪犯造船, 福州成为吴国的造船中心, 为发展吴国海洋事业及海军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