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后街花灯制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 图片 视频

  福州花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福州就成为全国盛行花灯活动的十大城市之一。福州的南后街是福州花灯的发源地,至今仍是福州市花灯手工制作的中心。福州元霄花灯品种多样,色泽鲜艳,独具福州乡土生活气息。明清时期,南后街有20多家花灯制作店,历经沧桑,如今只剩下六、七家,其中郑祥霖的玉华花灯店历史最长,手艺精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

  福州南后街的花灯始于宋,盛于明清。花灯具有观赏、祈求吉利和增添喜气的功用,受到人们南后街灯市的喜爱而传承千年。2008年年底,南后街(花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说,南后街的花灯始于宋,盛于明清。花灯具有观赏、祈求吉利和增添喜气的功用,受到人们南后街灯市的喜爱而传承千年。早在宋代,福州的花灯就很有名了,据宋《武林旧事》载,福州用纯白玉镶嵌的花灯“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在入京参展的花灯中被列为上品。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制作花灯,苏州和福州最好,福州更在苏州之上。说明福州制灯工艺水平之高。

   

  最初的元宵节花灯,只是官府为表示“与民同乐”而举行的民间灯展活动。明代万历学者王应山《闽大记》有“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的记载。但从花灯引发出民心和激情却成为今天民间节日的传统文化。其中还有一些令人激动的故事,如北宋元丰年间,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福州城民众不论贫富,元宵节每户必须捐灯数盏。引起居住在南后街郎官巷学者、诗人陈烈的极大愤慨。陈烈为人正直,学识渊博,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陈襄、国子监祭酒郑穆以及名儒周希孟被人合称为“海滨四先生”。陈烈认为官府不顾民生,劳民伤财,就跑到“威武军门”(鼓楼)的城楼上,持笔写下:“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道出了百姓的心声,使福州太守刘谨认识错误,收回成命。陈烈此举被南宋淳熙间丞相梁克家载入《三山志》,传颂千古。

  福州南后街灯笼历史悠久,又称“字姓灯”或“伞灯”。字性灯:灯的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经担任过的官名。字姓灯福州多用挂竹扎成可以首期的伞状骨架,所以俗称“伞灯”。

  现代,南后街花灯的制作工艺更被称为“民间艺术奇胞”。—年,福州市在南后街连续举办了五届“元宵灯会”,也是很好的传承了南后街花灯的民间艺术。除了在节日赏花灯,还应该在平时也幵发“南后街花灯”的体验式旅游,毕竟传统的观光式旅游,不一定能让游客切实感悟到南后街花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而创造机会让游客参与民间花灯制作的“体验式旅游”,既能提升游客们的观赏兴致,又在潜移默化地传播“三坊七巷”的民俗文化。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