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和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 图片 视频

 “海丝”文化是福建人解不开的情结,各类音乐文化遗产都是福建人与世界交流融合的见证。文化是超越种族、国家的。中西音乐文化交流除了可以共享多方资源,与世界各地的文明对话,还能将现代中国故事传播得更远。禅和曲即是福州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它起源于民间,在交流传播中发扬光大。  

  是禅和子,即参禅人所唱奏的佛曲。为唐代梵呗的遗响。100多年前,福州地方宗教组织的“斗堂”在民间演奏这类乐曲。并义务为斋主诵经、拜忏、祈福等。所唱的词赞,旧称“禅和赞”。民国初,禅和曲传到北京、广州、厦门等地。北京有“集贤斗堂”,广州有“瀛海谈玄斗堂”。民国23年(1934年),福州西禅寺梵辉法师将禅和曲的文词和锣鼓点整理成《赞颂集要》一书,陈宝琛为其书题名《梵呗流辉》出版,随同佛曲流播至东南亚一带;台湾亦有禅和曲演唱团。禅和曲演奏形式有坛上与坛下两部。坛上负责演唱兼司打击器(法器);坛下司管弦乐(和音)。主唱者发唱时,以磬声示意,管弦乐则应声伴奏,其中有用间奏(即纯器乐演奏,俗称“挂穗”)。乐器以笛为主,佐以逗管、笙、椰胡、二胡、三弦、双清、扬琴等。打击乐有钟、鼓、磬、铃、大小木鱼、铮锣、小钹、碰铃、铙、钹等。音乐悠雅、抒情、别致,极富韵味。

  

  在19世纪以来,由于地方宗教活动的有增无减,民间组织的促进下,禅和曲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宗教法事音乐,人们在里面加入了地方的民歌民谣,称之为“挂穗”。因此,禅和曲的民间化、娱乐化基本形制被固定。1982年,福州市群艺馆编辑《禅和曲集》,分出“内三腔调(F调)”、“外三腔调(C调)”、“香花调”、“吉仔吟”和“拜腔”等五种。赞词多为“对神佛的供献”、“规劝世人的箴言”等。1987年,鼓楼区文化局、文化馆将这些禅和曲收集汇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州市鼓楼区地方卷》中,并被省文化厅汇编入《中国民间器乐集成——福建卷》中。

  禅和曲可追溯至唐代,原为宗教音乐。福州三坊七巷的郎官巷是斗堂禅和音乐的发源地,经历代艺人加工、提炼,成为极具福州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入选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旧时,除了宗教活动,大户人家在堂会及婚丧等大场面时也会请人演奏禅和曲,营造气氛并祈福消灾。 

  

  斗堂的音乐统称“禅和”,实际上是由梵呗、道曲、民间小调三部分音乐组成。斗堂的形成源于道教的“拜斗姥”仪式和“拜斗”科仪。但它之所以称“禅和曲”、“禅和调”、“禅和子”,,是因为斗堂的乐师大量吸收了源自唐宋的“梵呗”佛曲、并加以道坛法曲和民族乐器演奏。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