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桥亭桥位于福州市仓前街与通湖路之间、金斗桥南。桥长9.8米,宽3.2米,跨度4.1米。
木结构,桥梁由12根木柱架成,桥面铺木板,桥上建有亭。1986年重修。该桥是福州市区保存至今唯一木构有雨盖的古桥
二桥亭桥建于清代,重建于1986年,全长9.8米,宽3.2米,跨度4.1米,桥梁由十二根木柱架成,桥面原铺木板,现为水泥替代,桥上建亭式桥屋,穿斗式构架,桥屋三开间,卷棚顶,用柱8根,远望像个“介”字。
二桥亭桥是琼河七桥之一,据《闽都记》:“仓前桥,近常丰仓,南北二桥,有亭其上”,故桥如其名,是桥亦是亭。清周亮工《闽小记》云:“桥上架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闽地多雨,欲便于憩足者,两檐下类覆以木板,深辄数尺,俯栏有致,游目无余。”
二桥亭桥离光禄坊公园不远,南北向横跨在通湖路与仓前街上,站在桥头面对的便是文儒坊大光里路口,大光里巷子不深,清末大儒陈衍(《福建通志》主编)、何振岱(《西湖志》总纂)、陈元凯(林觉民岳父)等皆居于此,不妨想想,茶余饭后倚靠桥亭的他们,目送着桥下流水东逝,又各有着怎样的咨情感触。 三坊七巷拆迁时将仓前街的民房拆除,扩大了通湖路,使得新通湖路无比宽敞。
听说民国时期,桥头的“阿焕鸭面”远近闻名,人称“二桥亭面”,连解放前夕仓皇出逃的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朱绍良也不忘先到此吃碗鸭面,“挥手自兹去”,从此天人永隔。只可惜物是人非,桥亭已老,当年的“阿焕鸭面”也于六十年代关门大吉,不知何时才能重品林阿焕那令人口水直流、念念不忘的鸭面呀!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