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各个古遗址包括各类建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历史变革,又是文化遗产中物质与非物质的重要驿站与文化土壤。洪塘金山塔寺是十分珍贵的实物史料和重要的建筑形态,反映了宗教建筑的悠久历史,也是见证佛教文化输出输入的“标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海丝文化的重要象征。
始建于宋代,位于福州市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早在宋代当地人就在这石埠上建了一座寺庙,因为很像镇江的金山寺,故取名小金山寺。据《洪塘志》记载:“金山江心矗起,形象印浮水面,似江南镇江,故曰小金山。有塔七级,故曰金山塔寺。”
坐车来到金山大桥桥头,下行到乌龙江畔,花上5元钱过渡,进入佳景天然、小巧玲珑的寺中。寺庙依地形和自然景致而建,四周围以护栏。主要建筑物有大悲楼、妈祖阁、金山塔和左右两间配室。现存的建筑为1934年重建。
寺基石缝上有一榕树,虬曲多姿,形状很像黄山的迎客松。进入前殿,正中是一尊妈祖塑像。前殿后门上方悬有原国民主席林森于1935年5月的题字:“是最胜处”。 金山塔后,右侧为大悲楼,楼前两侧各有一小配室。左为怡怡斋,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和状元翁正春等人曾在此读书;右为借借室,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莆田爱国志士,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即林龙江先生(1517-1598年),在此著书,他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全是向附近村民借来的,故称此室曰“借借室”。室门上有其所题楹联:“山川寄迹原非我 天地为庐亦借人”。由大悲楼内左侧门转到楼外,再沿大樟树旁的旋梯而下,有一座延伸到江面上的小亭,是善男信女及游人憩息的好地方。
金山寺独立江心,巧借外景,清幽辽阔,是其别具一格之处。寺中有清道光年间记典碑1通、明万历年间洪桥碑1通。
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明正德12年(1517年)7月16日出生于莆田县埭内赤柱官宦之家,万历26年(1598)正月十四日病逝,终年82岁。他祖父林富是明弘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他屡试不第,后专心求道,精心研究释之学、儒道,创三教合一学说。在东岩山林富的别墅传教授徒。学者称林龙江为三教先生。
林森(1868年-1943年8月1日),字子超,号长仁。福建林森县(闽侯县)人。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葬于重庆歌乐山林园。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