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各个古遗址包括各类建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历史变革,又是文化遗产中物质与非物质的重要驿站与文化土壤。天妃灵应之记碑是十分珍贵的实物史料和重要的碑文形态,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碑文记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1405~1431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奉使统率远洋船队百余艘,以先进的航海技术七次下西洋的经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海丝文化的重要象征《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明宣德六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新修复与维护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以黑色页岩为料,碑额书有小篆六字,其中二字残损。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正文楷体直下计字磨损外,尚可完整辨识。碑文记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三保太监郑和奉使统率远洋船队百余艘,以先进的航海技术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郑和碑纠正了《明史》等书籍对七下西洋的年月、航行路线、到达国名等方面的记述错误。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往返年代和意义,过去一直以乾隆年间张廷玉纂修的《明史》为准。《明史》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并展示大明的兵力”。然而根据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述,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往诸番国,开读赏赐”。前者的说法充满火药味,后者的内涵则是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平外交。前者为后来学者所编撰,后者为郑和亲自刊记,可信度更高。“其碑文可订正和补充史书记述中的某些错误与不足,是我们祖先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这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抗日战争爆发,为免遭战争破坏,特将此碑运至南平市留存。战后运回,移到现长乐师范附小院内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化遗产维护单位,新建碑亭加以维护。现移置长乐市南山郑和史迹陈列馆内。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