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宗珪 来源:福州
主要责任者:方宗珪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三节薄意艺术
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且富有画意而得名。薄意雕刻要求刀法流利,刻划细致,影影绰绰,以具远观形色,近看雕工的特殊艺术效果。最适用于质佳而材小的珍贵冻石的装饰,备受金石书画家所欣赏推崇。它是寿山石印章独特的表现技法之一。
明朝后期,寿山石雕逐步由立体圆雕向浮雕、高浮雕发展,并且出现了“阴刻”技法。清初康熙年间著名艺人杨玉漩,不但以善刻人物、兽钮名于世,还在表现技法上大胆突破前人樊篱,刻圆雕渗用阴刻法,使作品更臻完美。与他同时的另一位石雕名艺人周尚均,则擅长雕刻夔纹博古平钮,或在印台四周刻浅浮雕锦褥纹和边纹,或在印台四周饰以浅浮雕图案。他们开创了薄意的先身。到了同治、光绪年间,福州西门外凤尾乡潘玉茂兄弟,继承尚均遗法,专事深刀雕刻的探索,对博古、印钮、浮雕等伎术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推动浮雕向薄意过渡,奠定了寿山石雕“西门”艺术流派的基础。然而,这个时期的薄意尚处萌芽阶段,一般来说,布局还比较呆板,缺乏变化,雕工也相当粗糙简单,与浅浮雕没有多大的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重视。直至清末,石雕艺人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养分,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发展到新的境地。
珍贵的寿山石种,也难免会渗杂一些裂痕砂格,难求纯洁无疵,如果不施以艺术修饰,势必影响原石的价值,若过分地穿凿雕琢,又往往损坏了石料的自然文采。只有雕刻薄意于石面才是最理想的装饰手段。
薄意犹如一幅中国画,取材十分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内容。特别各种故事情节、吉祥寓意更是薄意经常表现的题材。其创作步骤:
设计:先将石坯坪底削磨,薄擦油脂,再用尖刀轻轻地划出石表纹理的痕迹和巧色、砂隔位置。然后根据石料的特色进行构图设计,并将景物用毛笔细致描绘在石面上。构图讲求深远、虚实、疏密、收放、主从等,景物层次不宜重叠过繁,画面应该给人以秀丽明朗的感受。用笔讲求有转折曲直、粗细刚柔的变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石料自然色泽,巧妙掩蔽裂纹、砂隔等石面的瑕疵,即所谓召因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然而,也不能片面地照顾石料的这些特质而忽视了画面的布局章法。应熔雕、画于一炉,做到繁而不乱,简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洁挺秀。
勒线:描绘出画面后,用尖刀顺着墨迹刻出明显的刀痕,谓之“勒线刀。勒线要求落刀精确,刀锋流畅。
剔地:用平刀、铲刀削刮勒线以外的空余石面,使景物部分隆起半毫米左右。铲地的要诀是:把刀稳,用力均,刀向顺,轮廓清。凡自然形的石坯,铲地要随着石形之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章坯,底地则必须平坦完整,印面转角保持垂直。
刻制:运用各种修光刀,浅刻景物,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情节。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沙,所以用刀要灵活洗练,肯定准确。刻制完毕之后,还需对景物中的某些细节,如花蕊、苔点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须发等,用尖刀或半尖刀施加阴刻、抽丝,细致修饰,以起画龙点蜻的效果。
薄意雕刻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种传统的凸出的绘画,用于表现山石的皱法,树叶的钩点以及人物衣褶的描法等,尤为独到。所以创作者必须兼习国画,只有掌握了国画的布局、用笔等技巧,才能运用自如地进行薄意创作。
薄意雕刻完成后,可行墨拓。拓片既是资料,又可当作单独的艺术品观赏。其方法是:先将作品洗净,清除油质,在石表薄涂一层白岌水,用一张略大于石面的连史纸粘覆石面,再以吸水纸反复按压,吸取水分。略待千燥后,换用薄纸覆于拓纸之上,以特制棕帚用力研刷,直至雕刻纹样、刀痕完全显露。然后用拓包拈浓墨在拓纸上均匀捶拓,如此重复数遍,一幅美丽的拓片即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