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 薄意

发布日期:2002-07-01   来源:福州

出版者:福建美术出版社

  

  薄意雕刻是寿山石雕独特的表现技法。

  薄意的雕刻层很浅,创作讲求中国画理、笔墨韵趣,是具有国画与雕刻特点的艺术,既能品赏,又适于抚玩摩掌,比国画更耐人寻味。因为作品既有雕刻,又有画意,所以称之“薄意”。

  块度较小,天生丽质的田黄石,水坑和山坑的冻石,人们不忍心过分雕镂,需要浅层的雕饰,而且对文化的品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薄意艺术园地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薄意作品刀韵画意融于石中,摸起来手感好,看起来层次分明,韵味无穷,备受文人雅士的欣赏推崇。书画家潘主兰先生说: “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也; 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

【梅花薄意随形章】 田黄石 民国林清卿作

  寿山石雕薄意技法的形成,最早可从明代的“阴刻”技法中找到雏形。到了清代,寿山石雕逐步由立体圆雕中分枝出高浮雕、浅浮雕的技法。这时,福州西门外凤尾乡的著名艺人潘玉茂,结合“阴刻”的技法,精心从事浅浮雕艺术的探索,雕刻层愈来愈薄,推动了浅浮雕向薄意的过渡,从而使薄意艺术初露端倪。此后又经过许多艺人的艰辛尝试,“薄意”才姗姗来到世间。但是,这个时期的薄意作品,布局不够讲究,风格比较呆板,题材比较单一,雕刻也比较简单粗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代宗师林清卿的出现,薄意艺术才焕发出璀灿的光芒,而广为世人所瞩目。真正的薄意艺术的面世,立即引起文人的倾心,因为薄意使用的石材、题材、表现手法,所形成的玩石赏艺的特殊过程,恰好与文人所追求的审美要求和趣味相吻合,所以文人不但喜爱,而且不断地为薄意艺术融人深厚的文化内涵。

  西门清与东门清

  林清卿,福州市西门外凤尾乡观前村人,从小就喜爱诵诗绘画,当时,凤尾乡“西门”派艺人虽然很多,然而文化修养都比较低,对于薄意雕刻,只能模仿,往往不讲究画理和韵味。林清卿学艺时,就不满足于现状,深深感到这种不讲求艺理和创新意识的薄意,缺乏艺术生命力。因此,他艺成之后,毅然放下雕刀,另外拜师学习国画。同时他还致力研究古代石刻、画像砖艺术,将画理融会于薄意艺术之中。皇天不负有心人,林清卿独辟蹊径,终于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薄意艺术大师。林清卿对薄意艺术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创了以画理人石,将章法、墨韵、意境融人薄意之中,形成前人所没有的艺术格调。国画家熊文墉先生赞赏林清卿的作品: “清卿画石非人之画纸所能及也,是石以画传者。”

  同此时期,东门派的林友清对薄意艺术也很有造诣。林友清,福州市东门外后屿村人,他的父亲林元珠是著名的寿山石雕艺人,家学渊源。林友清最善于将浮雕与薄意结合,作品矫健华丽,十分轻灵精致,另有韵味。因为两位薄意雕刻家的名字中都带有“清”字,所以当时人们称林清卿为“西门清”,称林友清为“东门清”。

  纵观薄意艺术的发展史,东、西两支艺术流派都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东门清”和“西门清”,共同丰富了薄意艺术的表现手法,林清卿的影响更加深远。

  薄意作品的创作过程

  薄意作品的创作过程很特殊,也相当复杂,其制住步骤分为: 审石构思、墨绘勒线、起地分层、开纹雕饰和墨拓、磨光等,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艺人的智慧和心血。

  审石 薄意艺人将“相石”称为“审石”。一位薄意名家对于审石的感受很深,他说: 创作时要先与寿山石建立感情,将已整理成形并经过磨光的石料摆在案前,随时把玩,面对石料先人忘我之境,任思想驰骋,灵感并发,各种设想画面历历在目,然后选择采用最理想的设计方案,胸有成竹,自然刀笔生辉。画面的设计要疏密有致,不能过分雕琢,特别不能损坏原石美丽的天然纹彩。有的石材色泽丰富,有的石材有色皮,都要综合考虑,巧妙利用。因此,审石非常重要,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实际上已经决定了作品是属于上品还是庸俗之作。

  一件好作品的构思是艰难的,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久久不能定稿,有时还要请教同行或与文人、鉴赏家商榷,选择意境含蓄而富有文化内涵的题材。审石构思的过程常常令艺人食不甘味,夜不能寐。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收藏家,往往都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他们将心爱的美石请艺人雕饰薄意,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意图,与艺人进行探讨交流,有的还提供文字或画面资料。这可以称之为艺人与文人的结合,薄意艺术的技艺和文化底蕴自然会不断提升。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