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靖 来源:福州
主要责任者:郑靖
出版者:福建美术出版社
一、概述
仙佛人物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仙佛人物雕刻是中国民间古老的工艺,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它源于史前初民的图腾膜拜,随着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发展而发展。佛、道、神仙在中国传统人们的心目中是善良与正义的化身,救众生、驾祥云、骑瑞兽、云游四海。人们对仙佛人物的敬仰和膜拜,更多的还是他们的纯洁、善良、见义勇为、驱恶扶正等高尚品德。随着历史的变迁,仙佛造像也逐渐不再单纯用于宗教用途,而成为可以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艺术欣赏品。
福建自古民间“好神尚祀”,释、道及多元宗教信仰的浓厚氛围,使得相关祭拜物和装饰物件得以丰富发展,仙佛人物自然成为寿山石雕重要的表现题材之一。隋唐时期,作为闽越之都的福州素有“佛国”之誉,大量寿山石被制成佛像、香炉、念珠之类的佛教明器、法器,流传各地。宋代寿山石俑中常见蛇身人首俑。经元、明至清代,寿山石雕鼎兴,仙佛人物雕刻艺术得到空前发展,雕刻名家辈出,他们承前启后,称绝当时,如杨漩、周彬、魏开通、魏汝奋等,其圆雕作品亦多为罗汉、观音等佛教人物。
杨漩所雕的一分许三分薄玲珑准提像被周亮工推为“闽中五绝”之一,其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尊为寿山石雕的鼻祖。这一时期的寿山石雕艺人们继承传统的雕刻技法,仙佛人物造型丰满浑朴,神态祥和静穆,眉目传神,刀法流畅,衣纹飘动有致,真切自然。为了增强艺术效果,常在衣服的边缘刻绘细密的线条纹饰,人物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及眼仁等部位多染以墨色,有的作品甚至还镶嵌有宝石珠。
与其他传统美术一样,明清以来的寿山石雕仙佛人物不断被民间文化信仰所影响,逐渐转为世俗化,早期“法相庄严”的宗教痕迹日趋消失。而且,仙佛人物逐渐被纳入吉祥题材的体系,以种种和蔼可亲的世俗形象,表达出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的美好意愿,明显呈现出世俗的趋向,让仙佛人物的形象逐渐走向大众,并广泛流行于民间。
当代寿山石雕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吸收西方艺术之长,以圆雕、浮雕、高浮雕、薄意相结合的手法表酬山佛人物题材,造型多样,格调清新,风格大胆洒脱,呈现时代精神,精品佳作频出,广受世人喜爱。
二、常见的仙佛人物题材及应用
l、佛教人物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距今约2553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迎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迎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寞的意思,寂寞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引、冲突、融摄,对我国政治、文化、思想、信仰等,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两千年多年来,外来的印度佛教逐步演变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艺术家,将佛法的意境融入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书法、音乐里,从而仓l 出更具意涵的道貌风格。佛教的人物故事众多,为寿山石雕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是寿山石雕常用的人物题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