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仆
主要责任者:石仆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寿山弥勒集萃
田黄石弥勒
辨识田黄石切记“无格不田,无皮不田,无丝不田”_佩大要领,其中以有无“萝卜丝”为主要特征,无丝即非寿山田黄。或曰: 喝过坂溪水,下过寿山田,方为田黄石,地点不对亦非田黄。
田黄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海拔950公尺寿山乡溪坂田,是硫化汞渗透于“地开石”共生体缝隙中经千百万年地质演变而成,属彩石类。据地质部门勘查,寿山田黄石是远在趾今670万年到二亿年前,火山爆发火焰喷出大量酸的液体与气体化解佩活跃的钾、钙、镁、铁等兀素,保留了稳定的硅、铝儿素,冷却结晶后在不同的温度与气压作用下形成地开石彩石,由于蚀变完善程度不同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又因有多种兀素集成兼具黄、黑、自、灰、褐色 田黄石同寿山溪支流坑头溪水质的特殊作用密切联系,她流至上坂与大洋溪汇合成寿山溪绕过寿山村外洋中坂流至下坂再至雄下坂。万年以前坑头溪上的高山矿脉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珍珠陶石包括杜陵、高山、坑头等,因地壳运动和大自然风化矿石脱离母体滚落溪涧,在溪中经受冲刷翻滚磨光了棱角,清刷了杂质,颜色渐黄,灵性渐生,形成了田黄的胚胎沧海桑田,地表上虚土堆积,田黄胚胎被埋在溪谷沙石下,开始冥冥无期的养息与生长。直至人类开荒耕种,田黄石所含的三氧化二铁受土壤、水分、温度等因素影响渐渐酸化,石质更纯了,石性更灵了,色泽更艳了,生成白的、黄的、黑的石皮,为田黄石增添了无限的妩媚,成为大自然造化的优物。凡是坑头溪水渡过的“上坂”“中坂”“一「坂”“雄下坂”都有田黄石,由于坑头溪水经过两次汇合后,其水质比例为百分之百,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二十五,田黄石质量为此差异。“上坂”元素浓,田黄通透色淡,棱角磨炼较少; “中坂”元素中和,田黄温润,色浓黄饱满; “下坂”元素较淡,磨炼时间久,石纹少质凝腻少数色较艳丽,多数色偏暗。“稚下坂”元素更淡,田黄质粗硬色暗。结门潭以下没有田黄,在与坑头溪交会前的上流也从来没有田黄。实际范围在寿山里洋至外洋附近1平方公里。
在地理上田黄有“上坂”、“中坂”、“下坂”、“礁下坂”四坂之分,还有搁溜田和溪管田。由于坂与坂之间界定难别,因此以色泽浓淡石质洁净温润程度分类,有“红田”、“黄田”、“白田”、“黑田”和“灰田”等,以“黄田”为大宗,以“红田”为罕见。田黄为“石中之王”,田红为“王中之王”,天然红色温润细腻,通明晶莹。“红田”非全红色,而是色调浓红猪黄,以鲜艳凝腻“福”桔皮者为上品; 偎红田是农民在田间焚稻根作肥料使藏在田中的田石受到火侵,表面二氧化铁受热变而成,失去其温润细腻。田黄分: “橘皮红”色黄中带红; “黄金黄”色浓黄带赤如黄金; “橘皮黄”色如桔皮; “批把黄”色如剥皮熟批把,较黄金黄鲜艳; “桂花黄”比批把黄淡,似八月桂花,色黄略带粉色调; “肥皂黄”色黄如肥皂,似黄非黄,或黄而暗; “桐油黄”色如桐油暗而无光。田黄石颜色都是前人象形取意,形象生动,各种颜色区别颇为微妙,常常介于两者或三者之间或共存难以判定,只能取主要因素为准。“田黄冻”是田黄中极具通灵柔婉者,象果冻一样纯净、温润、“萝卜纹”紧密,是田黄中极品。“白田”有如猪油者,绝大部分不是纯白而是间带淡黄或蛋青,有些似牛脂,较凝灵者似水晶冻,“萝卜纹”莹透紧密而明,有纹浓似红筋。“黑田”,也叫“乌田”,多产于“下坂”色纯黑浓如墨水,向光处看,带储黄意,细润有光泽,“萝卜纹”多流水纹较不通灵。带淡黄色且还灰的叫“灰田”不到田黄中百分之一,价低于田黄。“硬田”虽产于水田中却因皮质与肉质有粗劣,通灵度差,属劣品,若雕工好可作品种。田黄一般是独石,寓天赐瑰宝,无根而璞。它脱离母矿流落溪涧,经长期冲滚棱角磨光,产生裂浸成红格是天然瑕痴系田黄别于他石的特征美其名“璞”。田黄无论是红、黄、白、黑、灰诸色都带有黄基调,一般外浓里淡。有黄色皮的称为金包金,有白色皮的称为银包金,有黑色皮的称为乌鸦皮。皮有厚有薄,厚的几毫分,薄的薄如纸; 还有多层皮,透明者称为五彩田黄,堪称妙品。“萝卜纹”有多种: “粽粒状”、“网状”、“萝卜纹状”、“金丝状”、“水流纹状”、“多种形状共存状”。更主要的是“细洁、温润、凝腻”“六德”特征。细:质地细密,颗粒较小,似婴儿皮肤,没有一点杂质。结: 分子结合紧密,光泽好,手有滑感。温: 如玉之蕴,有宝气,似与人相亲。润: 如石内生泉,手握一会,石头就布满细珠温润。凝:就是凝灵,有通灵感,似半透明冻状。腻: 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摩擦一会,就会往外冒油一样,有油之欲滴感。
史书记载清代元旦乾隆皇帝祭天用田黄置于供案之中间,取“福”(建)、“寿”(山)、“田”(黄)寓土地广裹、福寿田丰吉祥之兆,祈祷国泰民安; 金包金或银包金则是大富大贵之意。
现今最大寿山田黄石为4. 5公斤(4500克)于1986年寿山石农以13. 5万元售于北京龙宝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