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山石薄意百图

来源:福州

出版者:福建美术出版社

  一、概述

  由于寿山石中田黄、芙蓉、冻石等石种既贵重又稀少,以致“雕人藐视不敢琢,审曲面势争分毫”。尤其是田黄石,通常以重量计价,因此要求雕刻者尽可能保持石头的原貌,不做过多的切割刻挖,以免损耗石头的价值。寿山石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些砂格、裂痕、石纹和其他杂质的出现,如果不施以艺术修饰,势必影响原石的品级,故艺人就务必在保护原石形状的基础上,用特殊的技艺对那些瑕疵加以消除和回避。而这种情况就成为求“平薄”的薄意雕刻技法产生的客观现实要求。

  明朝后期出现的寿山石雕“阴刻”技法是薄意雕刻技法的源头。到了清代,寿山石雕逐步从立体圆雕中发展出高浮雕、浅浮雕的技法。清康熙、乾隆年间,杨玉漩、周尚均二人,便在石章印台四周或刻浅浮雕锦褥纹和边纹,或饰以浅浮雕图案,这是“薄意”的先身。到了同治、光绪年间,福州西门外风尾乡潘玉茂兄弟, 继承尚均遗法,结合“阴刻”技法,钻研浅浮雕的技艺,在印章石四周雕饰图案以掩石疵,雕刻层愈来愈薄,推动浅浮雕向薄意过渡。早期的薄意雕刻技法还比较粗糙,布局呆板、缺乏变化,意境也偏呆滞简单。直至清末,石雕艺人林清卿使薄意技艺趋于成熟。

五老观太极 荔枝冻石 石卿作

  二、薄意的造型元素

  在造型艺术中实现的造型元素的种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及材料的使用方式。寿山石薄意雕刻的造型元素包括色彩、线条、形状/形式、肌理触感、布局构图等。

  色彩

  寿山石色泽丰富,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白、黑,直至无色透明,应有尽有,有的一块石头就有几种不同的颜色。所以雕刻者在构思作品之前,都要相石,然后依石色赋形,充分利用寿山石的自然色泽,此为“巧色”,是寿山石一种独特的雕刻技巧。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巧色,尽量烘托出寿山石天然之美至关重要。薄意雕刻“巧色”的手法通常采用对比手法,以石色为分界线,刻划各自独立的景物。

  线条

  在中国各种传统造型艺术中, “线”的作用十分突出,对于“线”的使用不仅同源而且同流。线条不仅可以抽象概括物象形状的起伏转折,追求感觉的丰富性、直接性、偶然性等造就的生动效果,还能够通过线的组织造成明暗层次的变化,并且能够把艺术家的情感自如地牵入到创作中。线条的表现力不单是造型的、情感的,甚至具有精神的力量。 “薄意”线条的边缘轮廓明晰了然,开丝后的线条,既不乏主体的立体感,也更有微妙细腻的结构感觉,不仅与整体浑然一气,还能作为独立的勾勒线条单一欣赏,形体既可高度概括,也能大胆夸张。 “薄意”的线条多参照书法、中国画(白描双勾、写意或小写意为主)的用笔用线效果。当然还应该注意到石材的形体,即外轮廓线。寿山石形体的饱满、圆顺,十分符合东方传统的审美意趣:如果是四方章坯,则需四面边角线条保持垂直。

  肌理触感

  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接触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肌理给人以各种感觉,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

  寿山石薄意雕刻“审曲面势争分毫”‘,石质、纹理与浅浮的线条相互融合。当光线穿过这浅浅雕刻出的表面时,一种“切肤”之触感触及人最温柔的内心深处,这种体验就像在优美地冲击着人的胸膛,并投射出内心的喜悦感与满足感。当然“薄意”而成的肌理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就是可以将作品进行墨拓,通过拓片来充分表现“薄意”的各种效果,有刀法韵味,有笔墨情趣,犹如一张黑白水墨画,别有意趣。

  形态/形式

  形态包括物体的形状及其质地、三维体积大小、内部的结构等。石面和构成其轮廓的线形成形状,形状与石头的肌理构成“薄意”特色的形态造型元素。一旦有了形态,两个以上的形态部分的组合则形成形式。当然,在谈及一件艺术品的形式时,往往是指一种特殊的形式,即一种以某种方式能够打动人的形式。传统雕刻技艺的形态、形式通常有着世代积累下来的一定规范与样式,艺人通常是靠前人的口传心授,这些来自文化经历的图式,一经习得,很难再忘却,而倾向于支配艺人以后所有的知觉能力。

  薄意的形态、形式在内容上表现为: 山、水、云、烟、人、物、花、树、兽、鸟、鱼、虫等。值得注意的是“薄意”这种非常浅的浮雕(l m m 左右)随着光线的变化,其图形/背景可以相互转换,一个微小的抖动就有可能使人感到石面的这种变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