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文玩钮饰

发布日期:2007-07-01   作者:方宗珪   来源:北京

主要责任者:方宗珪

出版者:荣宝斋出版社

  中国印章源流

   、玺印溯源

  印章,是刻上文字或图样的一种凭信标记的工具。许慎《说文解字》说:“印,执政所”持信也。至今仍为各级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和个人所普遍使用,并且形成独具特色的篆刻艺术。同时,它又是融书法、雕镌于一体的特殊艺术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对于我国玺印的产生年代,历史文献记载各异,莫衷一是。

  传说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玺印,见于文字者,如汉代的《春秋运斗枢》:“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章,文曰:“ 天王符玺”; 《拾遗记》认为禹、周成王有玺。??诸此近乎神话的附会臆造,当然不可置信。

  不过,我们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花纹、文字中,可以明显地见到压印的痕迹。先民在制陶、铸铜时,已经开始懂得使用预制的印模来压制花纹及铭文。这种用于陶器或铜器纹样装饰的“模子”,尽管尚没有具备信验的功能,也不是权力的象征,但是,从广义来说,应该可以称得上是玺印的原始雏形。

  在上世纪中叶,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玺印起源于商代。在1940年出版的于省吾《双剑诊古器物图录》中,三件铜质""形物,形体扁平,正方阳文,钮似鼻形。其中一枚边长2. 6厘米、宽2. 4厘米、高1. 5厘米,面上阳文""与边框连为一体,中间阳文似“罗”字形,两侧各有一""字,近似商代铜器铭文,传为殷墟出土之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001)

  对此是否可以作为玺印起源的证据,有些学者则提出质疑,强调玺印的定义是指作为凭证的信物,而不应该将制造器物的"印模"与玺印混为一谈。

图001 铜质玺形物 商代1.5X 2.4 X2.6(cm)

安阳出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史料记载和流传于世的实物考证,用作凭记的玺印产生年代当在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处在奴隶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制度开始建立的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各个领域都发生着一系列剧烈的变化。

  由于生产关系的改变,铁制工具的使用和用牛耕田的推广一,使农业生产力得以显著提高。土地自由买卖促使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在土地不断兼并的过程中,原来的井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是商业活动的日益兴盛,先后出现了像临淄、邯郸、大梁以及洛阳等一批商业大城市。在日趋频繁的商品交换和运输活动中,用于交流货物时凭据信物的“玺”必然应运而生。

  经济基础的变革,促使政治的改组。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国的强大,宗法制度也开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玺印,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历代印章制度及钮式演变

  中国玺印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的每个历史时期,它的功能用途和形制钮式也都有不同的特色。

  战国时代,不论官、私印玺皆凭各人爱好而随意铸凿,并无严格的定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尊卑共之。卫宏《汉旧仪》记: “秦以前,民皆佩缓,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

图002 鼻钮圆形铜印 战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003 坛钮铜印 战国 上海博物馆藏

图004 覆斗钮王印 战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从大量出土的战国时期玺印实物看,绝大部分是用铜与锡、铅合金所铸,称为“铜印”,此外偶有银印以及玉、骨、琉璃等材质的玺印发现。印面一般为正方形,或有长方形圆形及矩形等式。官玺以方形为主,大小约在2 . 5厘米至3厘米之间,私玺的规格较官玺略小些,形状多有变化。

  古人印玺随身,为着携带使用的方便,通常在制作时将印顶中心部分隆起,再钻一个圆,既可以当作把手,又能够用丝带将 它穿系起来,佩于腰间或臂腕,谓之 “穿”。这就是最原始的钮式,因形如玺印的鼻,故称“鼻钮”。

  “鼻钮”是战国时期最基本也是常见的钮式,造型古朴,简单实用。后来 渐而演变成坛钮、瓦钮、桥钮和覆斗钮等样式。(002)

  “瓦钮”与鼻钮形状大体相同。不过凸起的部分呈圆弧形,近似瓦片覆盖印顶,故名。

  “桥钮”也是与鼻钮相类似的样式。因钮形曲线像一座桥拱立于印首, 所以称作“桥钮”。

  “坛钮”“又名”台钮",印体上端 呈弧面斜坡梯层台状,因近似坛台而得名。间有二级或三级台形,或在坛台的 四面饰以花纹,顶部穿孔似"鼻钮" (003)

  覆斗钮"形状与坛钮相类似,犹如一个量米的斗覆盖印顶。(004)

  “享钮”或称“塔钮”,钮形如亭。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