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5-01 作者:郑婧 来源:福州
主要责任者:郑婧
出版者:福建美术出版社
概 述
中国的花鸟鱼虫品类繁多、千姿百态、姚紫嫣红,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与实用性,从古至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有关它们的各种佳话、轶事广为流传,并成为文学与艺术的重要表现题材。它们饱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典范之一,并常常被赋予人格风范的象征,故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推崇。
纵观历史,寿山石雕传统题材的作品多为仙佛人物与古兽、动物,花鸟鱼虫往往只是作为配景使用。近几十年来,经过福州寿山石雕艺人们的锐意创新与不懈努力,以花鸟鱼虫为主题的精品佳作频出,极大丰富了这类题材的艺术语言,为寿山石雕拓展出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并为此类题材在当代寿山石雕艺术中取得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仅平易可人、雅俗共赏,更由于艺人们的妙意构思、巧夺天工,发挥寿山石的丰富色彩,依色巧雕,使得作品妍姿卓绝、生机盎然,而备受世人喜爱。
从艺术语言本身讲,题材与形式密不可分。艺人们发现花鸟鱼虫题材特别适于表现寿山石的丰富俏色,适合于形式语言探索与创新技法的采用。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艺人们在各自探索的情况下,并不怕题材撞车,因为寿山石材各异,因为各人心中对花鸟鱼虫的理解不同。他们在这类题材的创作过程中探索出了各不相同的艺术手段,使得雕刻语言更加丰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视觉奇观。
花鸟鱼虫题材的创作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创作类型多样化。从小型的把件到大型摆件,从单一的花类创作到复杂的花果、花鸟群体创作,无不体现了几代艺人艰辛的探索与创新。他们突破传统样式的局限,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素材,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采用特写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运用娴熟的多层次圆雕、高浮雕、镂雕等技艺,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精工雕琢,表现出花鸟鱼虫丰富多彩的色彩、形态与神韵。他们的艺术创举,在石雕界引起很大的反晌。一时间,以花鸟鱼虫为主题的创作成为时尚,各种日常的花木、蔬果、飞禽、鱼虫登上了大雅之堂。
具体来说,此类寿山石雕作品主题表现可分为蔬果、花木、禽鸟、水族、昆虫等类别。
与其他中国传统艺术一样,寿山石雕花鸟鱼虫题材的内容,与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是因其所具有的观赏性与实用性,还由于它们被赋予了普通大众追求福、禄、寿、喜的祈福心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使用大吉大利、即事多欣、益寿延年、财源广进等吉语,或寄托自己的心愿,或传达对他人美好的祝福,这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由于处于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这类题材内容不可避免地受此观念意识的影响,而浸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
对于花鸟鱼虫的关照,常是对人自身的关照,对于它们的表现又是对人格理想和道德的表现。寿山石雕花鸟鱼虫题材作品,同样或以形似、或以谐音、或以意会,表达一种吉祥或品格的寓息。
一、蔬果
常见的蔬果有: 石榴、木瓜、柿子、梨、荔枝、栗、葡萄、菠萝、桃、枇杷、佛手柑、莲藕、莲蓬、南瓜、苦瓜、白菜、枣、花生、玉米、禾等等。
石榴巧雕 三色水洞高山石 王乃杰作 (洪建辉藏)
石榴 乃汉时张赛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种植的。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又甘甜可口,被人们喻为繁荣、昌盛、和睦、团结、吉庆、团圆的佳兆,又因其籽粒丰满、多种子的特点而有“榴开百子”之说,因此是多子多福和丰产的吉祥象征,是人们喜爱的吉祥之果。石榴的榴原作“留”,故被人赋予“留”之意, “折柳赠别”与“送榴传谊”成为人民彼此馈赠的重要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