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金伙
主要责任者:周金伙
出版者:福建美术出版社
第一节 艺术演变
寿山石作为一种工艺品乃至文化现象,它的人文生命确切地说,应该是在雕刻艺人的刀斧之下诞生的。笔者综合各家之言,认为寿山石雕的历史发展纵线,应是推测疑为汉代,确证源于南朝,兴于唐宋,发展于元明,昌盛于清朝,跌宕起伏于现代,继承、发扬、誉播海内外,还看今朝。
一 、推测疑为汉代
福建寿山石雕素以历史悠久、凤格独特而驰名中外。寿山石雕历史有可能始于两汉,这种推测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前几年福州一古墓中出土了一件翁仲俑,石材为寿山老岭石,但形制却与汉代玉雕的翁仲风格一致。一些考古专家推测此乃汉代古物,但因发掘时未见其它佐证材料,如纪年墓砖等,同时,学术界认为这个古墓是否为汉代古墓,尚未确证,所以出土的翁仲俑年代问题,也就有待进一步考证。二是,目前全国各地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滑石和珉石的雕刻品,如江苏泰州新庄汉墓的珉石猪、湖南长沙南郊砂子塘汉墓的大量滑石器等。这种滑石和 珉石的雕刻品,其形制风格也与福州出土的古文物相仿,因此有关专家进一步认为,福州寿山石雕的历史很可能始于汉代。但是,这种推论终因福建本省汉墓未见出上寿山石雕,而不能为学术界所一致接受。
二、确证源于南朝
从目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历史年代最久的寿山石雕刻实物,是1954年在福州市仓山区桃花山福建师范学院工地发掘一座南朝墓葬时,发现的一件"石猪"。该"石猪"高1. 1厘米、长6. 4厘米,呈伏卧状,用的是长方条石料稍加琢磨,再用简单线条刻画形象。其石质经鉴定为寿山老岭石,年代为南朝(公元420—589年),距今约150C年。同年,考古工作者在福州仓山乐群路速成中学工地清理南朝古墓时,又发现"石猪一件,高2厘米、长6厘米,亦做伏卧状。雕工粗简,形态逼真,石质亦为寿山老岭石。11年后的1965年,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一座标明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乙酉墓砖的贵族墓,也有类似"石猪"出土。由此可以确证,寿山石雕至少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问世了,那时,我们的祖先已能用钩戟利刃,在寿山石上刻画简单的线条,制作殉葬物品。这一发现为后世研究寿山石雕的历史渊源,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南朝石猪 (老岭石)
考古专家和寿山石研究者一致认为。从目前考古资料分析,寿山石雕的起源,确证为南朝。但是,由于寿山石为世人所发现和使用,是由拾检露天矿一石开始,而后才过渡到开采地下矿藏,所以,相关研究结果认为,寿山石的开采历史要比雕刻历史晚500年,也就是始于宋朝。
三、兴于唐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王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宗教昌盛。特别是文
化和宗教,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托,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呈现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泱泱 大国风度。佛教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两汉之际东渐,历经魏晋南北朝之后,到了隋唐达到了成熟和鼎盛时期,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素有"佛国"之誉的闽越之都福州,佛教对其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时至今日,福州尚有涌泉、西禅、林洋、地藏、万福、雪峰等6座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数量之多为全国各大城市之最。
寿山作为福州地域风景秀丽的名山,在佛教兴盛的大唐时期,自然也和全国各地名山一样,大兴寺院建筑。芙蓉峰山麓的“延庆禅院”、九峰山的“镇国禅院”、寿山村的“广应禅院”等先后兴建。到了后唐、后晋时,附近还相继兴建了 “翠微院”、 “林洋寺”等寺庙,住院僧侣达数千人,使得当时的寿山成为佛教香火鼎盛之地,四方香客络绎不绝。
据传,当时住在寺庙里的僧侣常在汲水或耕种时发现寿山石。因见其温润可爱,于是常常就地取材,寻捡寿山石,再磨砺雕琢成佛像、香炉和念珠之类的佛教用品,除供寺院使用外,还当作礼品馈赠香客。从此,寿山石雕刻品开始随着香客流向山外,传名于世。后来,这些寺庙大多坍塌,院藏的寿山石及其雕件,大都掩埋干瓦砾泥石之中。后世发现的“寺坪石”,就是后人在寺院占址中挖掘而得的寿山石。因此,僧侣所作的佛教题材的作品和用具是唐时寿山石雕的主要特征。
宋时,我国北方战乱频繁,流民南迁,经济、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 “江南胜地"福州出现了”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荣景象,成为东南沿海的 重要城市。市埠繁荣,兴旺发达,促进了寿山石的开采和雕刻的发展。白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福州、闽侯等地的宋墓中出土的寿山石俑,为研究宋代寿山石雕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如: 1959年,在福州西郊洪塘怀安村观音亭的宋墓中,出土了40多件寿山石人俑、兽俑; 1965年,福州东郊登云水库工地,发掘出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砖墓一座,坑内有寿山石人俑和龙、虎、龟、蛇等各种动物石雕;1966年,福州东郊金鸡山又发掘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古墓一座,仅寿山石雕琢的石俑就有100奈件,大者高达35厘米,小者不及4厘米;1972年3月,福州铁路电1: l 从在西园村兴利山基建时,还发现了一座宋绍兴二一十七年(公元1157年)砖墓,出土一批寿山石雕小品,有人物、玄武、蛟龙等,其中 件坐式人物雕像,右手按膝,做沉思态,造型惟妙J准肖,为过去所不曾见。
人物俑(老岭石)
犬俑(老岭石)
1973年6月,黑龙江墓葬品"飞天",为土褐色寿山石雕,其脸型、服饰与宋代壁画极为相似。有关人士推测,南国福州的寿山石雕可能随着宋、金之间的战事和经济文化活动,而辗转流传到北国物俑,还有动物俑,以及器皿、什器、小摆设等。人物石俑包括文俑、武俑、女俑和老人俑等,均以菱形石块雕成,规格比较统一。文诵多做立像,成对排列,或束高髻,着长袍;或头戴冠,双手执易、持圆筒;或一手置胸前,一手下垂,侧首凝视。许多人俑胸前还有一小孔,有烟熏痕迹,当为插香之用。武俑则膀粗颐满,双唇紧闭,戴盔披甲,持刀执剑,备极英武。女俑造型优美,活泼生动,脸型分短胖和瘦长二种,曲线柔美,多做持物或舞蹈姿态。动物涌有龙凤、玄武和鸡、马、羊、猪等禽畜,常用扁形石块雕刻而成,大小不一,生动多姿,颇具写实风格。还有想象丰富、造型奇特的龙体人面兽等,深刻菱纹,稍显弯曲,或刻鱼鳞纹等,由此可见当时的寿山石雕刻技法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
此外,这些出土文物大多形制相似、规格统一,可以推测是从雕刻作坊里统一制作出来的。这种推测还可以从清朝著名学人高兆的《观石录》和其它文献资料中得到进一步佐证。《观石录》记载:“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丁巳后,大开山,日役民一二百人,环山二十里,邱陇亩亩,皆变易处,石异至,大者为鞍辔,小者为鞍秘。较文宋坑债器,民劳百之。”这说明,寿有专供官府使用的雕刻作坊。雕刻内容以石俑最为突出,并涉及人物、动物、器皿以及嵌饰各种什器等。题材广泛,风格严谨,形象生动,刀法简练,技艺较为成熟,充分体现了宋代匠师们的智慧和高招
四、发展于元明
元、明之交,民间盛行采用"花乳石"刻制印章。寿山石就是"花乳石"中的一种,因其洁净如玉、柔而易攻,所以备受篆刻者赏识。寿山石界研究者依据戴启伟《啸月楼印赏》中的记载:“青田、寿山、昌化等石,自元人王冕创始利用”这句话,认为首创以花乳石作为印章材料者,乃 当时著名画家王冕。而国画大师黄宾虹在《古印概论》中则说:“寿山石发明于元明之间,最初有寺僧见其石有五色,品莹如玉,琢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好事者以其可锡可刻,用以制印。”这个“好事者”,是不是王冕,无有确证。但是,花乳石作为印章材料,改变了我国历代以来用金银铜玉作为印材的传统,再加上当时的文人墨客多将印章视为重物,因此寿山石印章遂得以广为流传。到了明初,已负盛名。
20世纪50年代初,泉州苏大山捐献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赞的遗印两枚。该印是清同治年间修缮“林李小宗祠”时出土的,一枚镌白文“李蛰”,一枚镌朱文“卓吾”,石质均为寿山柳坪石,灰白色,含圆浑细点及细纹。印宽3.4厘米,高7.3厘米,平台上钮刻单狮,蹲坐侧首,
脸形略呈方平,背脊划阴弘纹,须、毛、发均开丝修饰,虽嫌粗糙,但造型威武,神态淳朴,肢爪遒劲有力,只是修光刀法呆板,多用阴纹表现肌肉。这两枚印章中的"李赞",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卓吾”现藏于泉州节文管会。福州民间还收藏有一枚明刻“天官赐福”印章,造型简陋,形体粗犷,刀法直硬,人物脸部及手脚只略加表现。印章边上浅雕山水、花鸟,如民间普通的剪纸画,不婉转,无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