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寿山石文化及其分期

作者:王植伦  

主要责任者:王植伦

  试论寿山石文化及其分期
  王植伦
  福州福地。寿山石以"天遣瑰宝"出于福州市郊的寿山村,可谓仙山福地,人寿石丰矣。
  一、南朝是寿山石文化的出现期
  寿山石的生成至今已二百数十万年了。但出现寿山石文化,则只有千余年时间。这是因为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的观念形态,是自然物质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相结合的产物。寿山石作为一种物质,虽然存之久远,但它与社会力量的结合,即为社会所发现所利用,据出土文物和史料证实,只是在南朝(公元420一589年)才开始的。石与雕的结合是寿山石文化出现的第一特征。
  从考古方面说,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寿山石实物,最古的应属南朝。1954年、1965年分别在福州仓山桃花山师院工地、乐群路速中工地和北郊二凤山工地,先后出土过作为殉葬品的寿山石雕《猪》。寿山石猪的问世,代表了寿山石文化的产生。
  二、唐、宋是寿山石文化的生长期
  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唐时在寿山所在的北岭地区已创建了"延庆禅院"(在芙蓉峰)、"镇国禅院"(在九峰)和"广应禅院"(在寿山);后唐、后晋年间,更有"翠微院"、"林洋寺"等禅寺的设置。宗教的传播兴起,游人的纷至沓来,使由寺院制造的、以佛教明器、法器为主要内容的寿山石雕刻品(如佛像、香炉、念珠等)大量行世。两宋之间,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福州也成为东南沿海重要城市之一,作为官场和对外出口的文化消费品寿山石雕刻品更加迅速发展。据高兆《观石录》载:“宋时(寿山)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宋坑造器,民劳百之。”与南朝的寿山石文化出现期比较,这一时期可称为寿山石文化的生长期。它的特点是寿山石雕刻品有意识的大量地产生,而不是无意识的偶然问世;是一批精工细作的工艺品而不是早期粗糙的零星雕件。
  如果说,作为寿山石文化产生的头一个重要特征石与雕的结合是从南朝开始的,那么寿山石文化的第二个重要特征石与文的结合,即以文咏石,以文传石则是从宋朝出现的。宋梁克家《三山志》关于寿山石的记载以及黄干的《寿山》诗,是寿山石文化的最早的文字表现形态。黄干的诗云:“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莹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诗人既赞美石之多文,又感叹石因文而招斧凿,联系全诗,令人感到寿山石文化的内涵外延已渐深邃伸展,涉及到诸如世界观、人生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去了。
  三、明清是寿山石文化兴盛期
  明末及清,寿山石文化出现了历代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兴盛时期。它表现为田黄石在明末被发现和各种冻石的进一步开采,使寿山石身价百倍,价超黄金,闻名遐迩。这在寿山石开采史和寿山石文化发展史上都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在此一时期,还现出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名雕手(而不是一般的雕工)及其传世佳作(不是一般的工艺品);有更多的文人雅士加人创作和发展寿山石文化的队列,出现了大量与寿山石有关的诗词及文章,特别是几册论石的专著问世,是寿山石文化队伍从一般歌颂文字向探讨寿山石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发展。以上这些,都是寿山石文化兴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末清初以来,闻名雕坛的艺人有:明末清初的潘子和、谢奕。二人都是“砚工高手,攻石能得理”。清康熙时的杨珑(即杨玉旋)、周彬(即周尚均),二人均因技艺超群而人选为清宫廷御工。他们都“善雕寿山石,凡人、禽兽、器皿俱极精巧”。周彬尤善作印钮,“出匣森森向人,磅礴尽致”,“石质做工,俱臻绝顶”。康熙时还有王香生、魏开通、董沧门、许旭;乾嘉时则有奕天、妙巷鉴(真名不详);道咸时则有薛文藻、陈德滋;同光时期更有潘玉茂、林谦培、林元珠、陈可应、林元水等多人。
  明清期间,文人雅士以诗文记石诵石蔚然成风。如明谢肇制的《寿山寺》诗句:“山空琢尽花纹石,像冷烧残宝篆烟”,明徐卿((游寿山寺》句:“草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氓。”如果说,这些明人的诗句写了寿山的残破和寿山石开采的衰败的话,那么清人的诗文则更多方面深刻地描绘寿山石的开采及匠人、市场、收藏繁荣情况。这些文字是寿山石文化难得的记实篇章。如清朱彝尊、查慎行各自的((寿山石歌》和查慎行的《寿山石砚》、黄任的《寿山石》等皆是。他们在诗文中提出:与寿山石比较,则“他山之石皆卑凡”;寿山石是“天遣瑰宝生闽中”,是一种珍宝之石。
  在清朝,弥足珍贵的是出现了有关寿山石的专著,这是前所未曾有过的。第一篇开山之后是侯官人高兆的《观石录》,全文二千七百字。它虽然只评判了一百四十余枚寿山石,但却第一次地提出“石有水坑、山坑”之分,水坑“质润姿温”、山坑“姿暗然质微坚”,为此后的寿山石大类的区分打下了初步基础。第二篇专著为浙江萧山人毛奇龄的《后观石录》,全文三千六百余言,是对自藏的寿山石章及雕钮刻工进行评价的。他在水坑、山坑分类的基础上第一次增加了“田坑”类,而且提出“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观点,长期影响寿山石的分类和评价,成为一种固定化的格局。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