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历史及其艺术
郭功森
福建寿山石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驰名中外。
远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钩戟利剑似的简单线条在寿山石上刻划殉葬雕刻品,这就为寿山石雕奠定了基础。由于历代艺人的相传,从石俑发展到印章,印钮发展到文具、动物、人物等,而且能根据石材的形状、石质,因材施艺地进行设计。据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记载,清乾隆皇帝所使用的宝印中有用一整块田黄石刻成的三颗印,并由三条石链联结起来,由此可以看到清代初期雕刻艺人在表现技法上“精巧夺天工”的特技。
清代,寿山石雕涌现出不少名匠。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珑,周尚均为闽中寿山石雕名手。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伏狮罗汉”系由田黄石所刻,底部有阴文“玉玻”二字,神态妩媚,刀法浑厚,真是“运刀妙如鬼工”。继杨玉漩以后,周彬,字尚均,擅长印钮雕刻,他所创作的印钮素称“尚均钮”,而闻名一时,其风格朴实,多为立兽,间刻写意山水。
同治、光绪年间。又有福州西门凤尾乡的潘玉茂,东门后屿乡的林谦培及其弟子林元珠,他们在继承杨玉瑛、周尚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寿山石雕“西门派”,东门派两个艺术流派。近代著名传人有“西门清”(林清卿),“东门清”(林友清),一直流传至今。
经过历代艺人的辛勤劳动和各自发挥,寿山石雕的艺术及其技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已由简炼的技法发展成一59一为精细的薄意、浮雕、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和圆雕等;品种也逐渐扩大。由殉葬品、佛教用品、印章钮头发展到各种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瓜果、器皿等。寿山石雕以其精湛的技艺,成为国内外鉴赏家、收藏家赞赏的八闽瑰宝。
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是寿山石雕的主要艺术特色。
寿山石雕艺人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石。前辈著名艺人郑仁蛟说:“一相抵九工”,这是寿山石雕重要的创作经验之一。这就是说,艺人们必须细心察看石料的石质、石纹、石形和石色,以此来考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并确定初步的造型,也就是“因材施艺”的意思。这是寿山石雕的艺术特点,也是不同于其他画家和雕塑家的独特的创作构思方法。可以说,寿山石雕艺术是特殊的艺术,是造型艺术、色彩艺术、刀法艺术、技法艺术的综合反映。
雕刻艺术的技巧表现,是通过运刀的刀法和表现技法来体现的。到了近代,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从历史上可以看出不同流派的刀法特色,例如:周尚均运刀扑茂;潘玉茂运刀简练;郑仁蛟运刀浑化;林清卿运刀秀凌,等等。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但是,艺术创作不能简单地描绘生活的原始状态,更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而是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和加工,创造出比生活更高、更美的艺术形象,它不仅真实,而且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当然,作者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切感受,感情不深,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在生活中,要善于综合全部的生活感受、提炼、集中到一点,上升为艺术,形成创作的胚胎。有时候,偶然见到一个景物,触景生情,启发了艺术创作的所谓灵感,但这也不是唯心的,偶然出于必然。只有在广泛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现自然界美丽景物。所以,实质上,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的因素。这就是生活中的“长期积累”和“偶然捡来”的辩证关系。
要把一块寿山石雕刻成为完美的艺术形象,展现出风景如画的山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作者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文学修养,以及对寿山石质、石性的充分了解,这样在“相石”构思创作中就必然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在山林雕刻中,我一边观察变化万千的自然景物,同时注意对繁杂的景物进行选择,集中表现其最美丽的形象。山的起伏要气脉相连山峦要有宾主之分。山要有苔点,但苔点既要茂密,又不紊乱。雕山水必先雕树,即行话所说:“树必先立。”树要阴阳向背,树枝姿态要曲折、树干要有精有细。树林要有断有续,互相穿插,使之疏密相间,互让有情。要通过树的不同形象,表现各种不同树的神情,例如:老树婆婴多姿,古柏苍劲挺拔,柳树袅娜有致等等。水要有源头,并以夸张的手法雕刻出溪流的水浪,显得水是活的,有生命力。“石分三面”,即要不方、不圆、有立体感。园林奇石既要玲珑剔透,但也不宜镂空过多,以免繁琐。山路、房前的曲径要曲折有致、或隐或现、或出或没,使之境界深完。山水中的云彩也多是利用巧色而雕刻成的,但是我不是把它作为单纯的装饰,而是要服从作品的主题内容,作为动势和气势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