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作者:方宗珪   来源:福州

主要责任者:方宗珪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三章寿山石雕艺术

  第一节历史沿革

  寿山石雕源远流长,可惜史料贫乏,对其史源问题,学术界见解不一。据民间的口碑相传:“寿山石雕始于两汉。”经查各地汉墓出土的滑石、现石雕刻品情况,较典型者有:江苏泰州新庄汉墓的巩石猪(注17),湖南长沙南郊砂子塘汉墓的大量滑石器(注18)等,而本省汉墓则未见出土。故此说未必足征,尚需进一步考究。

  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寿山石雕实物,最古的应属南朝(公元420——589年)。一九五四年,福州仓山桃花山福建师范学院工地发掘南朝墓葬一座。出土“石猪”一件高1.1厘米、长6.4厘米,呈伏卧状,在长方条石料上稍加琢磨,用简单线条刻划形象。其石质,初步鉴定为寿山产“老岭石”。同年于福州仓山乐群路速成中学工地,清理南朝墓葬中,也出土“石猪”一件,高2厘米、长6厘米,亦作伏卧状,雕工粗简,形态逼真。石质亦为寿山产“老岭石”,一九六五年,福州北郊二凤山工地,发掘一座标明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乙酉”(公元445年)纪年墓砖的贵族墓,也有类似“石猪”出土。此外,一九七二年在本省建既县水南一带发掘的南朝墓中,出土“石猪”一对,高1厘米、长6厘米,呈扁平形,伏卧状,背部划对称阴线表示猪毛。用棕黄色腊石刻成,质地不似“寿山石”,疑为建贩本地出产。

  据考,以玉、石、陶器等制作“小猪”,用于殉葬,乃两汉及六朝民间习俗,而“滑石猪”在江苏、浙江、湖南、江西以及两广的六朝墓中,屡有出土。就形制而论,各地表现手法不尽相同,石质亦有差异。而且,上述省份,历史上都曾有滑石或腊石开采过。可以断定,皆就地取材,以资零星雕刻。

  由此可见,寿山石雕至少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就巳经问世了。

  唐代,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加上宗教的昌盛,风景秀丽的寿山,也和各地名山一样,大兴寺院建筑。先后在芙蓉峰麓创“延庆禅院”,九峰山建“镇国禅院、寿山乡置“广应禅院”。在后唐、后晋时,还在附近相继兴建“翠微院”、“林洋寺”等寺庙(注1。)。偏僻山区,顿成宗教基地,四方游客,络绎不绝。

  据传当时有僧侣利用寿山石刻制佛像、香炉及念珠之类宗教用器,除供寺院使用之外,还当作珍品馈赠游客。至此,寿山石雕刻品开始著名于世;流传各地。

  从北宋至南宋,随着我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福州也成为东南沿海的“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重要城市。寿山石雕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除了雕刻各种欣赏品外,还大量用作殉葬品。近年来在福州、闽侯等地宋墓中出土的寿山石俑,为研究寿山石雕历史和艺术特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一九六五年,福州东郊登云水库工地,发掘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砖墓一座,坑内有寿山石俑和龙、虎、龟、蛇等各种动物石雕。一九七二年八月,福州铁路电工队在西园村兴利山基建时,发现宋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砖墓,出士一批寿山石雕小品,有人物、玄武、蛟龙等。其中一件坐式人物,右手按膝,作沉思态,塑造之妙为过去所罕见。在这以前,一九五九年,在福州西郊洪塘怀安观音亭宋墓中,也出土寿山石人俑、兽俑计四十多件。一九六六年,福州市东郊金鸡山又发掘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墓一座,仅寿山石雕琢的石俑即达一百余件,大者高达三十五、六厘米,小者不及四厘米。寿山石俑于福州地区宋墓中出土,甚为普遍。

  综观上述石俑,人物类包括文俑、武俑、女俑和老人俑多种。均以菱形石块雕成,规格比较统一。文俑多作立像,成对排列,或束高髻,着长袍,或戴冠双手持约、持圆筒;或一手置胸前,一手下垂,侧首凝视各态。许多人俑胸前有一小孔,微有薰烟痕迹,当为拈香之用。武俑则膀粗颐满,双唇紧闭,备极英武,有戴盔、执剑、持刀各式。女俑脸型分短胖和瘦长二种,曲线明显,柔和优美,作持物或舞蹈姿态。动物俑有龙凤、玄武及鸡、马、羊、猪等禽畜,多用扁形石块雕刻而成,大小不一,生动多姿,颇具写实作风。还有,龙体蛇身,深刻菱纹,稍显弯曲,或作鱼鳞纹;人面兽,则想象丰富,造型奇特。

  宋代的寿山石雕刻品,除见于福州地区墓葬外,一九七三年六月,考古工作者还在黑龙江省绥滨县中兴公社的金代(公元1115——1234年)中、晚期墓葬中,出土一件用褐色寿山石片刻制的透雕“飞天”。其间刻划一浮雕飞天,面肥肤,束双髻,上身袒露,天带飘扬;周围衬以透雕荷花、卷云、构成完整的富有立体感的四方形画面。从表现技法、飞天脸型、服饰看,均与唐宋壁画相类似(注20)。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