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历史掌故

发布日期:2010-05-01   作者:方宗珪   来源:北京

主要责任者:方宗珪

出版者:荣宝斋出版社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0005000年前)

  一、社会概况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隅,背山面海,气候温和,峻峰竞秀,川流纵横,森林繁茂,物产丰富,素有“东南山国”之称。早在四万多年以前,便有古人类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进人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星罗棋布,文化纷呈。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福建省境内先后发现原始社会文化遗迹数百处。其中,福州闽侯昙石山遗址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在考古学上被命名为“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闽江畔的福州闽侯甘蔗镇昙石村,自1954年以来,经过8次发掘,出土文物千余件。经专家考证,该遗址中、下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是昙石山文化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遗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在四五千年前合群聚居在闽江人海交接部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图景。先民们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过着采集、狩猎和渔捞为主的生活,并开始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正是他们用劳动的双手,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福州原始文化,为闽族的诞生和闽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浮村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寿山石器

  1957年初,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福州新店浮村一处与昙石山文化年代相近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多件以寿山石为材料制成的石器。 (001)

图(001)

  浮村遗址位于福州市北峰山麓的新店镇浮村一座有三十多米高、名为“浮仓山”的圆形小山丘上。据地质学家研究,在六七千年以前,浮村尚在海浸范围,属闽江泛滥区,后来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海面下降才逐渐出露形成平陆。据《闽都记》记载: “晋太康时(280289) 东湖,山在湖心 ,上平下方,若浮仓然,今湖淤塞,周遭皆田矣。”又有民间传说:浮仓山曾为闽越王积谷之所,故而得名。

  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凭借浮仓山背靠北峰,面临闽江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临水合群而居,创造出影响深远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遗址出土的数以千计 遗物中,有石器25件,其质料经福建省地质局鉴定,以距浮村约十几公里的深山出产的寿山 石为最多,品种主要有:

  石锛—质料为灰白色寿山石。长3 . 4厘米,顶宽1厘米,刃宽1 . 5厘米,厚0. 75厘米。 式样扁平,横断面为长方形,顶端略缺,磨制精巧。与同时出土的若干件页岩质料的石铸比 较,形体最为细小,制石技术达到一定高度。据专家分析,当非实用工具。

  石镞—为寿山石质。磨制,已残缺。残长4. 4厘米,宽1. 5厘米,厚0. 5厘米。两面有脊,呈柳叶状,横断面作扁菱形。

  石凿—为寿山石质。长3. 9厘米,宽1. 3厘米,厚0. 7厘米。状如镑,顶、刃同宽,面 微凸而底平,磨制相当精巧,顶端稍缺,是一件精致的石器。(002)此外,尚有7件寿山石质的石器,因残缺过甚,不辨器形。

  由于浮村遗址曾遭受过严重的破坏,以致出土的石器数量不多,且均有不同程度的损 缺。但从这些迄今为止所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寿山石制品实物资料中,可以推断至少在四千 多年前,福州寿山彩石已被生活在附近的土著"闽族"的先人所发现,并开始懂得利用其特 有的温润质地、光洁色泽,精工磨制成在实用功能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原始雕刻艺术雏形 的石器,显示出远古人类的审美意识,从而拉开了寿山石雕历史的帷幕。

  

图(002) 浮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寿山石凿”
3.9cm*1.3cm*0.7cm

  1. 1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