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稀珍水坑冻

主要责任者:方宗珪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二节百年稀珍水坑冻

  离寿山乡东南面约1.5公里,有一座山峰名“坑头占”,其山麓溪流的发源地有一矿脉,成东西走向,呈85o至90o倾斜,矿层较薄,约在十五匣米至三十厘米间。有坑头、水晶等矿洞。坑洞延伸到溪涧之中,所以又有称作“溪中洞”。

  坑头诸洞出产的腊石,统称“水坑石”。由于矿体地下水丰富,矿石受其浸蚀,多呈透明状,表面富有光泽。寿山石中各种“晶”、“冻”,多产于此。“水晶洞”位处地势险恶的溪旁,深邃莫测,复有水患,凿采极为困难。相传明代后期洞陷后,久无产石。至一九三八年前后,当地农民曾试图重行开采,开洞未及丈余,奈无排水设备,无法继续,洞乃又废。一九七三年,寿山大队组织专业队,采用机械抽水,对该洞又进行一次探掘,终于触及矿体,获“水晶冻”若干。因洞底大量涌水,影响开采工作进展,终又被迫停工。一九八O年夏,李求森、张天金等十位农民联合采石,得水晶冻、牛角冻一百余公斤,唯质多不纯。水坑冻石,可望而不可即,采凿之难,不言而喻。故目前民间流传的水晶洞各种晶、冻珍品,多为数百年前旧物,越来越稀罕。

  坑头冻石,莹澈而凝腻,非他石所可比拟。高兆在《观石录》中所记:“水坑上品,明泽如脂,衣缨拂之有痕”。是形容石质的细嫩,其实水坑石与高山等石相比,性微坚实。历代收藏家因其质纯而难得,倍加珍重。黄任《寿山石》诗,曾赞道:“惟有水洞在涧底,四时暗溜鸣嘈嘈,其间结窝不可觅,觅得一线群灌号,奢然一片光在手,不大德汤而沙淘,是名津津鱼脑冻,欲滴不滴凝为膏,蓝桥云浆冻不饮,结作冰片能坚牢,名门市门俱罕见,一两半两皆幸遭,大如拇指小枝指,半粟尘垢千爬搔,雕人脱视不敢琢,审曲面执争分毫;间作小印古篆刻,拣选好手工操刀。”可见水坑精品的身价,不在田坑之下。

  水坑石的种类名目,主要以每一块矿石的色象形似而分定,计有:水晶冻、鱼脑冻、牛角冻、天蓝冻、桃花冻、玛瑙冻、环冻等晶、冻。此外还有坑头石、冻油石等品种。

  水晶冻

  水坑石中,凡石质透明莹澈如同水晶的,称为“水晶冻”,又名为“晶玉”。常见有白、黄、红三种颜色。白者往往于纯洁中有粒点粟起,俗称“虱卵”。即高兆《观石录》所说“白玉肤里,微有粟起”。肌里有棉花状细纹,名为“白水晶”,黄色者,明如杏黄,间有红筋,名为“黄水晶”,红色者,艳比红烛,名为“红水晶”。

  鱼脑冻

  在白水晶中,有状如煮熟的鱼脑,半透明中含棉花纹,特别凝腻脂润者,称作“鱼脑冻”。它是水坑冻石中最名贵的品种。毛奇龄《后观石录》赞其“玉质温润,莹洁无颧。如搏酥割肪,膏方内凝,而腻已外达”。

  黄冻

  凡“黄水晶”中,色如初剥之批把,纯洁无瑕而凝腻者。又称作“黄冻”。鳝草冻鳝草冻一名“仙草冻”。因色灰中带微黄,隐细色点,类似鳝鱼之背脊,故名。又有一种,色灰白,呈半透明体,肌里隐粗纹,状如草叶,亦称为“鳝草冻”。

  牛角冻

  牛角冻色黑中带赭,质通明而富有光泽,浓者如同牛角,淡者则似犀角,有时肌里也有萝卜纹。郭柏苍《闽产录异》称其:“色如牛角而通明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