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

主要责任者:孙庆芳 孙毅

出版者:时事出版社

  印石

 

  印章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应用是很早的,治印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金属的,如金印、铜印;有宝玉石的,如玉、玛瑙、水晶、象牙、珊瑚、唬拍等;还有竹木的……在出土的文物中,汉代已有用质软的滑石刻印章的实物。现在印石中很有名气的寿山石印章,可见传世的有晋朝的"零陵太守章"。宋徽宗赵估编纂了《宣和印史》,标志着印已跻身于艺术殿堂。宋代的杜给的《云林石谱》中记载了一些易于刻划图书印记的低硬度石种。最早自刻印章的艺术家是北宋的米莆,他所使用的印章有一部分就是自己一手雕刻出来的。但是他只是探索雕刻的技法,没有在所使用的材质上有突破。所以,他的这种尝试在当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效仿。米莆的治印在他自己所著的《书史》、《画史》中都有所论述。

  真正有文玩意义的印石的使用,肇自元代的赵孟倾(公元1254一1322年,浙江湖州人)、王冕(公元1287一1359年,浙江诸暨人们都生活于青田石产地附近,而且需要个性化印章铃于自己书画作品上,以使自己的书画作品更臻完美。因此,他们是中国印石使用的滥筋。到了明代,文彭(公元1498一1573年,长洲人,今江苏苏州,微明的长子)统领起了文人治印的大军。他用青田石治印,并镌刻边款,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篆刻了。据清代篆刻家周亮工(公元1612一1672年)的《印人传》载:文彭在南京街头,购得几筐当时用于雕饰品的青田石,试着自刻印章,效果很好。因文彭做过两京国子监的博士,桃李满天下,效仿的人很多,由此创兴了文人治印和印石鉴赏之风。石文化史里称为:石章时代的到来。石章的出现为文人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也为中国石文化增添了靓丽的光彩。

  因为文房用印更多地要求个性化表现,所以多用质地较软的石质材料治印。印石要有美感、柔而易攻、便于镌刻。一般印石多以工艺名指称,如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等。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说,印石都是以蜡质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致密石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Al?[Si?·?O?。](OH)?。明清以来逐步形成的比较知名的印石有福建福州的寿山石、浙江青田的青田石、浙江昌化的鸡血石和内蒙古赤峰的巴林石。

 

  第一节寿山石类

 

  寿山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而得名,其矿物属性是含水铝硅酸盐。寿山石矿床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周围群峦、溪野之间。西自旗山,东与连江县隔界,北起墩洋,南达月洋,约十几平方公里。在距今2.03亿一1.35亿年的侏罗纪,由于火山喷发,形成山碎屑岩。在火山喷发后,大量酸性气、热液活动,交代分解围岩中的长石类矿物,将K、Na、Ca、Mg和Fe等杂质淋失,留下较稳定的Al、Si等元素。在特定的物理条件下,它们重新结晶成矿或由岩石中溶脱出来的AI、Si质溶胶体,沿着周围岩石的裂隙沉淀晶化而成矿。矿石的矿物成分以叶蜡石为主,其次为石英、水铝石和高岭石,以及少量黄铁矿。

  寿山石早在宋代就有了批量开采的记载。南宋黄干有七绝《寿山》诗一首说到:“石为文多招斧凿”,就是说因为寿山石的文理好看而被人们采掘与雕琢。出土文物中有宋代的寿山石俑。现存的最早的寿山石印章的实物是明末进步思想家李蛰(公元1527一1602年)的两枚遗一枚镌白文“李蛰”,一枚镌朱文“卓吾”,“卓吾”是李蛰的字。这两枚寿山石的石质都是灰白色的柳坪石。清代时,皇帝开始使用寿山石印章。康熙、雍正、乾隆、咸丰以及慈禧都有寿山石的印章留存至今。而以寿山石制玺是乾隆时期开始的,乾隆的石章甚至多达千余枚。

  清代高兆和毛奇龄分别著有《观石录》和《后观石录》。高兆在《观石录》中对寿山石进行了等级分类,提出神品、逸品和妙品三个等级。毛奇龄在《后观石录》中对寿山石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田坑”、“水坑”和“山坑”的概念,并给40种不同的寿山石起了名字,为寿山石的鉴赏与研究奠定了基础。1933年龚纶出版了《寿山石谱》,对寿山石按地名进行了系统的命名。继后,张俊勋出版了《寿山石考》、陈子奋出版了《寿山印石小志》,形成了一整寿山石文化体系。

  寿山石是一个大家族,清代毛奇龄在《后观石录》中说:“收藏家分别其旧藏者,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我们把这种寿山石的划分称为“三坑法”,这个说法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因此我们依旧把寿山石分为三个目类,即田坑、水坑和山坑。

  判断寿山石的优劣,要从形、色泽、质感、肌理和透明度五个方面观察。印石中的透明度和肌理的纯净度如何决定了印石的品位高低。在透明度中分为三类:一是透明的晶石,二是半透明的冻石,三是不透明的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