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鉴赏指南

主要责任者:方宗珪

出版者:荣宝斋出版社

  概说
  在我国,收藏鉴赏寿山石之风始于何代,由于史料所限目前尚难确定。从现有的出土、传世实物和文献记载考证,可知早在1500多年以前的南朝时期,寿山石雕刻工艺品就已经问世。到了两宋,寿山石矿大行开采,寿山石雕技艺成熟。据南宋淳熙年间梁克家《三山志》记载:“寿山石,洁净如玉,大者可一二尺,柔而易攻,盖珉类也。”在古代,“珉”泛指美石。许慎《说文解字》说:“珉,石之美者,从玉,民声。”《周礼》引《珉玉三采》注云:“三采,朱、白、苍也。”
  南宋理宗时祝穆编撰的《方舆胜览》中,将寿山石与荔枝、素馨、茉莉等并称为福州特产。再参证近半个世纪以来福州地区大量出土的寿山石殉葬品,足以证明寿山石的天生丽质早已被世人所瞩目。民间玩赏、鉴藏寿山石的风尚至少已逾千年的悠久历史。
  元明之间,随着社会上石质印章的流行,寿山石以其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兼备实用、观赏和收藏等多种功能的特色,不但博得篆刻家的赞誉,同时也广为收藏家所青睐,从而使质料温润、钮饰精美的寿山石章登堂人室,成为文人墨客的文房珍宝,身价骤增。明代著名诗人谢肇制盛赞寿山石,并品评:艾绿为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红又次之。在明代,寿山石艺术品开始为皇宫所秘藏。这些珍宝虽然在明清两朝交替期间大批散失,但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仍珍藏部分明代皇帝御用寿山石印玺。
  自清以降,寿山石名声大著,见重藏家,鉴藏活动得以空前发展,大致可分为皇家收藏和民间收藏两个部分。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特别在康、乾时期,政权稳定,经济繁荣,地方官吏搜寻寿山石珍品进贡宫廷,得到皇上的钟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皇帝都有玩赏寿山石的嗜好,在位时还特命内务府造办处精制印玺、艺品,专供御赏。这些富有浓厚宫廷韵味的帝王“秘藏”,数量之丰、品质之佳,绝非私家藏品可比。只可惜长期深藏宫苑,庶人自然难得一窥。如今,以收藏明清宫廷文物著称的北京与台北两地故宫博物院将它陈列公开展寿山石文化从朽寿山石鉴藏指南出,始使稀世珍宝重见天日。
  清时民间收藏大多集中于达官显宦、豪门富贾等权贵闲逸阶层,他们以此附庸风雅,炫耀身份。如怡亲王、郑亲王等皇族都极力搜罗田黄宝石。据陈亮伯《说印》记载:曾在尚古斋见到怡邸所藏田黄六方,其中两方成对者大如皇帝之玺,上镌“怡亲王宝”四字,高四寸半,围长四寸半,刻狮钮。康熙时担任福建总督的范承谟在职期间收藏大量寿山美石,还以重金聘请雕刻名师到寓中长年为他制印刻钮。当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在闽起兵谋反时,将范承谟囚禁土室迫令自尽,平生所藏皆被侵没。耿精忠步其后尘,在踞闽期间也凭借权势大肆掠夺寿山石宝藏。诗人查慎行曾吟云:“强藩力取如输攻。”至康熙十五年,康亲王杰书奉命人闽讨伐,大批寿山石珍宝被运载京都。此后,凡将军督抚,下至游宦兹土者,也争相寻觅收藏,如布政使龚易图、太傅陈宝深等官吏都是名噪一时的寿山石鉴藏家。寿山珍品一旦到了藏家手中,便视同拱璧,秘不示人,期望子孙永宝。然而,往往不出几代便流人市肆,物易其主,或遭天灾人祸而损毁,令人痛惜。
  20世纪初,清王朝覆灭后,取而代之的““民国””政权新贵,对寿山石的迷恋程度,比起那些遗老遗少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宫中珍玩落人他们之手,寿山石收藏队伍也进一步扩大,除政客官僚、豪门富绅外,还有不少金融界、工商界和文化界名流,范围遍及各大、中城市及亚洲各国。日本侵华期间,敌伪军政要员也极力搜刮寿山石。据文献资料,“汪伪”时期的联合银行总裁汪时憬收集田黄石甚多,其中有一对“虎钮田黄冻印章”材巨质佳,刻制精良,光彩夺目,极为璀璨。
  数百年来,不少鉴赏家致力于寿山石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他们大动笔墨,尽态评研,留下了大量诗词文著。康熙时的高兆《观石录》和毛奇龄《后观石录》,是现存最早的两篇寿山石著述。文中对所见、所藏寿山佳品逐一加以评述,为后世研究清初寿山石品种及其雕刻艺术,留下一份难得的文字记录。毛奇龄提出的“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寿山石分类、评价观点,对现代鉴藏界普遍采用的“三坑”分类法则,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乾隆时大收藏家郑杰,积30多年藏寿山石500余枚,在所著《闽中录寿山石谱》中,提出寿山石以产地命名的论点,改变了历史上“因象命名,随色取号”的石种定名方法。虽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列举石品仅有十余种,未能尽备,但为后代寿山石的科学定名奠定了基础。
  步人20世纪,寿山石的鉴赏研究益加深人,30年代龚纶《寿山石谱》、张俊勋《寿山石考》和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三部学术专著的问世,标志着寿山石文化研究进人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寿山石谱》出版于1933年。作者出生于书香门第、寿山石鉴藏世家,在攻书习画之余潜心研究寿山石,历数载编成此书。该书是历史上一部比较完整的寿山石专著。《寿山石考》出版于1934年。作者擅诗词,精于文字学的研究。该书是他多年深人矿区调查访问石农后所编,是继《寿山石谱》之后的又一部寿山石著作。《寿山印石小志》出版于1939年。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具有丰富的鉴赏寿山石实践经验。书中从实用价值角度评述石性,多有独到见解,对鉴定寿山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20多年来,海内外收藏寿山石再掀高潮,藏家队伍之众、学者研究之深,可谓史无前例。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寿山石作为案头陈设、赏玩清供之物,被列为“文玩”的范畴,其中年代久远之精品又称作古玩、古董,倍得藏家珍重。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寿山石走进了平民百姓家,石友遍布世界五大洲。在为数众多的鉴赏家、收藏家和经营商中,尽管他们需求不同,各有所重,或为研究鉴考,或为收藏玩赏,或为陈设装饰,或为投资聚财,但是,都需要共同面对一个问题,即“鉴藏”。
  “鉴藏”包括鉴赏和购藏两个方面。所谓鉴赏,就是对寿山石及其雕刻品的鉴定与欣11{l..又仕协寿山石鉴藏借南赏;所谓购藏,就是选购与收藏。对藏家而言,具备慧眼辨别真伪的能力、不断提高鉴赏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能鉴定、懂欣赏,才谈得上收藏与经营。不知鉴赏而盲目购藏,到头来必定会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