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寿山石俑鉴定

主要责任者:叶燕婷 邢新础 林忠干

  宋代寿山石俑鉴定
  叶燕婷 邢新础 林忠干
  追溯寿山石雕艺术的源流,不能不提到宋代鼎盛的发展阶段。本省宋代墓葬出土的寿山石俑,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以往对这批文物,或定名失误,或不知其所以然,尚缺系统的深人研究。认真的整理这份历史遗产,对弘扬寿山石这一传统工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雕制年代与发现概况
  关于宋代寿山石开采利用的状况最为确切的文献记载见诸两处。一、宋孝宗赵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梁克家撰《三山志》卷三十六..寺观..山附:“怀安县、寿山石洁净如玉,大者可一二尺,柔而易攻,盖氓类也。五花石坑,相距十数里,红者,纷者、紫者,霖者,惟艾绿者难得。止若登山,祝峥凿之,仅容身,乃侧肩人,尺口而后见。或竟不慎,终难穷取,今益深远矣”(福建省博物馆抄本)”二、宋理宗赵的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祝穆((方舆胜览》卷十..福建路..福州:“寿山石,出怀安县樱下里,洁净颇如玉,柔而易攻,盖氓类。”(文海出版社民国版,孔氏岳雪楼影钞本)因此,从文献记载的情形看,寿山石的开采利用,主要是在南宋时期。
  采用寿山石材,加工雕刻成各种俑类明器,作为坟墓随葬品,是宋代福州地区流行的埋葬习俗。根据考古发现,以福州本市最为集中,此外,附近的闽清、尤溪、连江等县也有分布。具体的年代,约开始于北宋时期,至南宋时期逐渐兴盛。其中,具有明确纪年的如福州西园兴利山绍兴二十七年墓,西郊洪塘嘉定二年墓,东郊金鸡山嘉定二年墓,西门外文林山嘉定十五年、宝佑五年墓,黎明斗池山绍定二年墓,北郊猫头山绍定四年墓等。墓主多系豪门贵族,官僚地主以及富庶之家。墓室用石,砖或砖石合构,棺榔讲究,明器罗列,显示其身份和地位。随葬的寿山石俑一般放置于棺榔的两侧,每座墓数十件多寡不一,最多的达到一百二十六件。
  二、品类、造型与功用
  寿山石俑明器。就属性区分,有人物与动物。就其基本形象的功用划分,有两大类,一是专门制作的神煞明器,包括各种姿态的神仙人物和不同形式的灵异动物。二是反映墓主人生前起居生活情形为题材的差役与侍仆人物俑,象征事死如事生。
  唐宋时代,由于地理堪舆术的风行以及道教、佛教的发展,埋葬制度逐渐趋于规范化,在很多地方都是根据当时的堪舆家所规定的制度来安排的。反映这种埋葬习俗的代表作北宋仁宗时代王沫等奉救撰写的《地理新书》与金元时代地理阴阳人张景文编撰的《大汉原陵秘葬经》(以下简称秘葬经)。前者是官修的,后者是民间集成,二者篇目内容多相合同而各有繁简。大体旨要在于“立家安坟,须籍来山去水。择地斩草,家穴高深,表庭门陌,化纹曲路,碑褐旎施,车替棺榔,八等葬法,十吉地势,寻骨择师,营应葬之事,法式无不结陈矣。”这种埋葬习欲,约在唐代中晚期从中原地区开始传人福建,中经五代的传播,至宋代渐臻盛行,并且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就是坟葬明器寿山石俑出现和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是给予确切鉴定的翔实依据,而且对于了解宋代福建的风情习俗大有裨益。以下是常见的寿山石俑的分类描述。
  1、文武人物俑
  文官俑,头戴进贤冠、乌纱帽或筷头帽,身著团领长袍,双手拱胸持纷,正面立像。《秘葬经》纪公侯卿相坟墓明器神煞篇中有“天官”“大夫”“尚书”等,本省尤溪南平壁画墓中有“墓门庭长”等阴间官吏与此类俑形像相似。
  武士俑,头戴兜黎,身皮恺甲,仗剑或持其他兵器。正面、侧面全身立像或半身坐像。《秘葬经》记天子自庶人墓中皆置当扩、当野或镇殿将军,在唐代称作天王,在宋代为武士形象,四川成都宋墓的墓门两旁正置两个武士装饰的陶俑与寿山石俑相类似。
  文武俑还与坟前地面仪制的石雕文武翁仲风格一致。所以皆属人格化的镇墓神煞,也是反映等级观念显示墓主身份地位的具体象征。
  2、侍役人物俑
  男俑,头戴蹼头、乌纱或巾债帽,身著团领长袍或糯裳,多双手拱胸或持物,有的作舞蹈伶优形象。均正面立像。
  女俑,头发作高髻,小髻、双鬓髻或戴花冠及风帽,身著合领对襟衣及长裙或交领长袍,双手交拱或持团扇、碗盏、枕巾等物,正面立像。
  3、神仙人物
  俑篙里老翁俑,头戴菱形高帽,啧巾或圆帽,身著团领长袍,一手下垂,一手横胸,为长须拘楼的老者立像。所谓篙里者,乃指人死后灵魂所归之处也。《秘葬经》记载天子至庶人墓室的西北角均置篙里老翁(公),南唐二陵,福州五代闽国明惠夫人刘华墓,江西南丰桑田北宋墓等出土的陶瓷俑均作戴风帽老人俑,与本石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