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吉 来源:深圳
主要责任者:陈吉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1.闽台寿山石文化亲缘
明末清初自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后.福州人陆续渡过台湾海峡开发台湾,也带去海峡两岸寿山石资源保护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了福州的寿山石文化。如在台湾的古董店里经营寿山石雕生意十分热火。195。年福州“青芝田”(义记)老板陈可骆等人也冒险到台北去。在台北街头有许多福州人,他们见物思人,因为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寿山石,都想买一两块藏在身上,表示与祖国、与亲人同在。于是陈可骆的生意日益见好,在台北市中华商场正式挂牌开店,仍称“青芝田”(义记)。
陈可骆在台北收了两个学徒学刻福州“西门派”的印钮。这两人一是台湾的廖德良,二是原籍长乐的陈荣官。同时,在台湾还有两个福州的寿山石雕大师,一是杨鼎进,二是高尊贤。杨鼎进是福州“西门派”大师林清卿的私淑弟子抗战时就已经到了台湾,其作品为台湾人所争相收藏。高尊贤是福州“东门派”大师周宝庭的徒弟。擅作圆雕作品。但可惜的是他们两人都没有传艺。至今在台湾的传品已经风毛麟爪。
从福州等地到台湾的寿山石篆刻家却有一支不小的队伍。他们有赵耕石、赵雪楼、吴仲尼、吴伟青年寿山石雕刻家林东、林飞应邀出访台湾进行艺术文化交流民、吴翔鸣、陶寿伯、张金石、梁乃予、陈白秋、韩长沂、张直庵、庄蝶庵、陆万源、王石夫、王长淦、王小痴等。1950年,他们同台籍朋友郭阶甫、戴长堪、孙静子等人一起在台北赤峰街“半千石室”组织“台湾印学会”。1961年又由台湾王北岳等人组织“海峡印集”,还陆续出版有《海峡印集》一、二集和《海峡印集癸丑印展图目》。1975年,台湾正式成立“台湾篆刻学会”.最重要的内容是彼此切磋和交流寿山石雕的文化。
2. 民间寿山石文化交流
1993年,海峡两岸开始加强民间的文化交流。首先,寿山石雕世家林亨云的公子林飞、林东,应台湾宜兰县雕刻工会邀请,赴台湾拜访了台湾雕塑大师杨英风先生、朱铭先生和篆刻家王北岳先生,切磋石雕技艺。同时还由“敝帚斋”陈宗贵先生和“晨熙”梁珪榕小姐联合举办“大陆林飞、林东寿山石雕展销会”,展销林家父子100多件石雕作品。“敝帚斋”和“晨熙”多年来收藏有大量林氏家族的作品。该次展销有林亨云的《熊》、林飞的《仕女》、林东的《寿翁》和林凤妹的巧色石雕,普遍受到欢迎。特别是《熊》,供不应求,许多顾客买不到,只能“望石兴叹”,拍张照片欣赏而已。
1995 年2月.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10人以马水祥为团长。应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中华文化资产维护学会的邀请,首次组团赴台北市“国父纪念馆”举办“海峡两岸雕刻艺术精品展”。在台期间。又应台湾“海基会”的约请,全体会员在海基会客厅拜访了副秘书长李永平先生,并赠送寿山石雕《奔马》纪念李先生高兴地说:“希望两岸的和平统一,早日马到成功。”
1996年8月,福州寿山石雕艺人郭懋介、郭卓怀、王祖光等3人。又应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邀请,经港赴台进行海峡两岸寿山石雕刻艺术交流考察活动。期间在台北“羲之堂”画廊举办“寿山石作品联展”,同时应台湾各市、县收藏家及经销单位邀请,进行巡回寿山石鉴赏和认证工作.举办寿山石雕学术讲座和现场技术表演,还接受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高雄市议会副议长张瑞德先生是著名的寿山石收藏家,特别邀请郭懋介等人帮助鉴定整箱的寿山石雕,并招待盛大午餐。在台北,郭懋介幸会久违的挚友高尊贤师兄。两人久别重逢唏嘘不已,希望能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王祖光的作品在台北十分走俏。台湾一家杂志发表长篇文章《寿山至尊王祖光》。他的作品在“羲之堂”展出后,80%的精品被抢购。这在目下经济不大景气的台湾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97年2月,福州石雕厂副厂长王一帆同庄圣海二人也应邀赴台湾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寿山石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他们拜会了台湾知名石雕家高尊贤先生高先生不顾年迈,一直守候在门口迎接,连声说:“你们能来太好了。太好了。”王、庄在台湾办了展销会,其篆刻所得款全数捐赠给台北“佛心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以“慈济功德会”的名义赈济给灾区人民,其中包括福建省龙岩灾区。
1997 年7月,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一行8人,以郭发柽为团长,第二次应邀,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和高雄市“文化中心”举办“福建雕刻艺术精品展”,展出雕品500多件(套),同时郭发柽、林福生编著的《福建雕刻艺术》大型画册在台湾出版发行,受到台湾同胞的重视此外先后在台湾出版发行的寿山石专著和画册不胜枚举,诸如黄君阳的《印石珍集》、林文举的《林文举薄意艺术》、陈锡铭、郑宗坦、王一帆的《寿山石欣赏》、黄冠诚的《寿山石人门》、张丰荣的《寿山石珍品集》、林中湘的《寿山石瑰宝珍品》。潘文登、蒋敏雪的《寿山石选》、李江海的《芝田石印选》、庄见发的《石癫精品集》、曾肇南的《寿山石印天下》等等,都是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交流的结晶。
(林荫依吴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