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石评选紧锣密鼓 谁能摘桂乾坤未定
郭发择
2000年北京第18届全国珠宝、首饰暨中国“国石”候选石精品展览会,于2000年2月19日一一2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
由中国宝玉石协会牵头举办的“中国‘国石’研讨会”,就1999年8月获“国石”候选石的6种玉石〔福州寿山石、 昌化鸡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辽宁帕岩玉、河南独山玉及今年新报名参展的四种玉石(内蒙古巴林石、福建华安玉、台湾红珊瑚、湖北绿松石),进行评委和民意投票测评。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国石”评选应玉、石分评
在这次评委、专家投票测评中,福州寿山石不负众望,以28票的高票率获石种类第一名被誉为“石中之王”; 昌化鸡血石以14票获第二名,内蒙古巴林石以9票获第三名; 浙江青田石以7票获第四名 福州寿山石...
寿山石雕登上(国家名片》 王东声 (一) 从清未至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福州曾四次与邮票结缘。其一为1895年8月1日由在榕的外国人以社团名义发行的《划龙舟图》邮票。由于这种邮票名曰商埠邮票,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故在中国邮票目录中不列人正册。其二为1985年8月30日邮电部发行的((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纪念邮票。林公是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民族英雄,作为林公故乡的福州自然也沽...
1949 年福州解放,寿山石雕业开始复苏,从业20余人。 1955年 4月1日,福州石刻生产小组(福州寿山石生产小组)成立。工人43人,年产值2.2万元。 1956年 2月,福州石刻生产合作社成立,社员50人。鼓楼区图章供销组成立,成员30余人。台江石砚社、寿山石砚合作社相继成立。 3 月,福州石刻社郭功森的寿山石雕产品列为福州市手工业名牌货。 6 月,福州石刻生产合作社与木画生产合作社合并为福州石...
1915年 梁津发表《闽侯县寿山石及月洋冻石矿》论文 1928年 福建省举办第一届美术展览会,有寿山石雕参展。 1933年 龚礼逸著《寿山石谱》。 1934年 张幼珊著《寿山石考》。 台湾举办博览会。福州马祯记提供寿山石章参展。 1935年 福州以清代周彬(尚均)的《群螭钮》石章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1937年 福建省立民众教育处举办福建省会美术作品展览,展出...
王冕以“花乳石”刻印后,寿山石即为“印石”首选。文人开始以寿山石篆刻成印。
福州人开始利用寿山石为工具(1957年福州郊区浮村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寿山石制的石链、石凿等)。
寿山村建成“广应院”。寺僧采集寿山石雕制香炉、花瓶等供佛用品。
挖洞采石,官取造器。梁克家《三山志》载:“ (寿山石)洁净如玉,大者可一二尺,柔而易攻,盖珉类。五花石坑,相距十数里。”(清??高兆《观石录》载:“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 广应寺毁于火(宋??黄干诗:“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莹煌)。寺僧所采集的寿山石被火烧后沉建埋在寺址,成为后代的“寺坪石”。
康熙年间(1662一1722年),风行收藏寿山石和寿山石雕。寿山石为之采取“一空”。康熙皇帝以寿山芙蓉石章为御宝,文曰:“御赐朗吟阁宝”。 福州有著名寿山石雕艺人杨漩、周尚钧等,技艺冠绝一时。周尚钧的“钮雕”被称为“尚钧钮”。多被地方官吏搜罗进贡宫庭秘藏。 七年(1668年),高兆著《观石录》,为寿山石的第一部专著。 二十九年(1690年),毛奇龄著《后观石录》,为寿山石的第二部专著。 雍正年间(1723...
福州人开始以寿山石雕为殉葬品(1954年福州仓山桃花山工地、乐群路速成中学工地,1965年北郊二凤山工地先后出土南朝墓葬,有寿山石雕成的“石猪”等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