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寿山石文化 > 文化风采 > 艺文

寿山石缘

作者:王植伦   来源:台湾

主要责任者:王植伦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自序

  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又经过了多年的资料准备和丙子一年的埋头写作,终于在丁丑年报春的钟声响起的前刻,我的这部《寿山石缘》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对于寿山石的眷恋,我确到了柔情缝继、情意绵绵的地步。这除了因为寿山石自身的石质洁净佳丽和寿山石文化的精深内涵之外,便是一个说不清道不尽的“缘”字。先祖父起龙公清末时从侯官乡下来城内渡鸡里开了一家客栈,此地上接北门,下连总督后,是寿山石农来城卖石和采购用品的最佳住宿地。往来一久,信任加深,祖父的客栈便成了一家卖石买石双方都信得过的“石牙”(即类似现时的“中介”)。由于耳濡目染,先祖和先父兄弟都成为鉴石家和收藏者。先父经德公原先也拥有一批石头,但因家口众伙,多当尽卖光以补贴家用。我们兄弟幼年就用寿山石的边角块料来玩“跳框”游戏。我读中学时,书桌上常摆着的是寿山石“镇纸”,旦夕不离。那些在“破四旧”时,被先父一手抹泪,一手忍痛砸碎了的厅堂横案上的大瓷瓶、大石雕以及黄夜偷偷沉落在卧湖桥下流水里的石雕石章,至今仍魂牵魄绕地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中。我原以为此生与石再也无缘了。

  岂知寿山石与我之缘,割不断,理还乱。文革进入“斗、批、改”阶段,我被下放到北峰山区,三番五次地被调到寿山、九峰、东坪、党洋、南峰等大队劳动。山上明清时的出石废洞,我点着松明钻过;已经“绝种”了的民国时期的珍石,我在石农的私藏里见到;我还看到石农含泪“献出”了三颗重量都在一两斤间的大田黄,给当时山上的掌权者。他们说要送给“中央”做印,谁知道是真是假。我也登上高山顶洞下到坑头水洞采石,花艳艳、亮晶晶的各类俏色石头都采过。也在溪边田头掘过几次田黄,但却一无所获。与石农交了朋友,他们也会赠你几块好石(那时石不值钱)。但石一到我手上,只是摩掌欣赏了几天就像赛跑交出“接力棒”那样地转移给更加爱石的朋友,所以至今老朋友都说“阿伦有石”,而实际我是“阮囊羞涩,空空如也”。但我很喜欢收集石农们废弃的“石头石尾”,每回下山都会带回一挎包。这些废石虽不能制印做石雕,但送给篆刻家、画家却能取其一个方寸的平面作篆刻,而让他们欢喜得不得了。

  在北峰,我生活了五年,又在郊区任职了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对于寿山石我开始由感性的喜好转向理性的思考。我从石农处收集到不少生动迷人的寿山石传说和故事,又读了如《三山志》、《九峰寺志》、《林阳寺志》等志书及古人的游记;最直接引导我跨进寿山石文化殿堂的是清侯官高兆的《观石录》、浙江毛奇龄的《后观石录》以及民国闽县龚纶的《寿山石谱》等专著。这些著述使我认识到寿山石所以人见人爱,在它的灵洁光采面前,“他山之石皆卑下”者,不仅由于它的石质高超,更主要的在于它有一个深厚的文化积淀层。

  寿山石雕最早出现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而南朝正是中原汉人进入福建,与闽越人在人种和文化上交融成“闽人”的重要时期。此时也是“闽文化”的肇始的时期。因此,寿山石文化可算是闽文化最原始的一支。在历史长河中,它融汇了佛道文化、儒家文化、理学文学,以及诗词、绘画、书法、音乐、文学、科学等门类的文化,成为唯我福建独有、极具文化内涵与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1982年初,《福州晚报》诞生,我重操新闻工作。由于采访,我结识了不少寿山石雕刻家、收藏家和研究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了对寿山石文化的欣赏水平和识别能力。特别是与方宗硅这位当代寿山石文化权威的往来,更使我受益无穷。积十余年的努力,我收集有寿山石文化资料百余万字,采访录音带数十盒。其中除了有关寿山石学术方面的内容外,不乏意趣盎然、人情绵绵的夫妻之情、师生之谊、艺友之交,以及古今寿山石界名人的史事、传说、轶闻、趣事,是写作寿山石文化著述的宝贵素材。

  令人十分遗憾,至今世上虽有了寿山石的学术专著,但却未见反映寿山石的文学作品。作为由闽山闽水和闽文化滋养成长的我,尤以为憾。因此,时时萌生了不自量力的念头,不揣浅陋执起笔来,为寿山石文学开辟出一块处女地来。

  寿山石文化实际是寿山石人的文化;寿山石文化热遍海内外,实是寿山石人长期不懈的努力结果。“石不能言最可人”,最可人者实是为石作代言人的人。因此,在发表了半是写实半为虚构的《寿山石传奇》之后,笔者又动手创作此全景式的长篇写实文学,忠实地反映近代、当代寿山石文化发展的历程和情景。在各方人士的热情支持下,此部《寿山石缘》终于写成并付梓了。

  本书通过一条绵延起伏的“石缘”,以当代寿山石文化著名研究家方宗硅先生的成长为主线,通过写家世、写学业、写时局、写战事、写僧尼、写儒医、写夫妻、写家庭、写师徒、写采石、写雕艺、写流派、写艺文、写鉴赏、写收藏、写游历、写讲学、写买卖、写海内外扬名等等,将古今寿山石界及与之有关的主要人物的公事私事家事石事轶事趣事,编织成一部有机联系的生动感人的故事长卷。书中出现的人物众多,真名真姓者达二百余人。通过百数十年的世事变换,沧海桑田,写出了寿山石文化的缤纷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内情和真情,是世人罕于见闻的。它可以让人明白,让人聪颖,让人激奋,让人省悟,让人奋起,让人深沉,让人淡泊,让人好义,让人爱美……总之可以让人在情感和精神上得到升华。在写作中,笔者仍尽力赋以此书“既可以作文学作品看,又可以作历史著作读”的特色(郭风、林爱枝先生对以往拙作的评价),同时对寿山石文化的学术技术知识,尽可能作通俗形象的解释,以方便读者阅读。

  佛说:“缘起性空”,认为世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假合”而成。笔者不是佛家弟子,只是借题发挥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写此书,说了“三世缘”,更希望“广结善缘”,让普天之下的人都与寿山石文化结缘,让闽都一隅的地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全球。

                                                                                      1997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