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各个古遗址包括各类建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历史变革,又是文化遗产中物质与非物质的重要驿站与文化土壤。迥龙桥即是桥梁的代表建筑遗址,其奇巧优美的建筑理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海丝文化的重要象征。
迥龙桥位于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桥始建于唐末,闽王王审知为发展海上贸易、巩固江海防,于闽安建造通海大石桥―― 迥龙桥,成为海外贸易的必经之地。南宋郑性之重修,改名飞盖桥。清康熙十六年(1677 年) 协镇沈公再修,改名沈公桥。嘉庆、道光年间 (1796—1850 年)及1922 年重修。桥为五孔石梁桥,横跨邢港,桥南北走向,长 66 米,宽 4.64 米,4 座舟形墩,不等跨。两墩之间铺架1 米、厚0.8 米的石梁5 根。桥面两侧护以石栏,栏柱36 根。柱头有刻宝奁、莲花、海兽等唐代原构,也有刻狮子戏球等明代构件。
桥南端有玄帝亭,亭与迥龙桥联为一体,尤为壮观。亭四角,木构,占地面积 53 平方米。亭内立宋碑刻《飞盖桥》与清碑刻《沈公桥》,其中《沈公桥》碑立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44 年),碑为花岗岩质,高 2.7 米,宽 1.12 米,厚 0.2 米。《飞盖桥》碑为花岗岩质,高 2.54 米,宽 1.1 米,厚 0.2 米。碑文楷书记载迥龙桥历史沿革:“闽安之迥龙桥,造于唐季,宋丞 相郑公捐俸重修,以飞盖桥名;……”。
桥北端用方整石砌驳岸,上建有圣王庙(民国重修)。圣王庙占地面积 405 平方米,坐北向南, 依次由跨街亭、圣王殿、观音阁组成。亭内立3 通石碑,其中《福缘善庆》碑和《庙貌重新》碑记载民国12 年 (1923 年) 重修圣王庙事。
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重视海外贸易,开辟甘棠港(连江)。甘棠港至福州,陆路交通必须途经闽安,渡邢港。至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仍行船进入邢港以避风。迥龙桥的修建,沟通了邢港南北岸的交通,畅通了闽安镇及周围军事设施的联系,巩固了闽江下游及闽东的军事设防。迥龙桥的修建见证了繁盛的海外贸易历史。
迥龙桥所在的闽安古镇面积不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福建地区的海防重镇,有“闽赖其安”、“省城第一门户”等说法。从这里沿闽江溯游而上约10公里,便是近代船政和海军的发祥地——马尾港。而镇西虎头山则有国7戍守台湾将士墓(路不好走,未曾去过),镇东与亭江镇交界处有国7南般炮台(详见《福州?从亭江炮台入选“国七”说起》)。镇中现存协台衙门(闽安中学校园内),为省保。此外,迥龙桥背后的棋盘山麓,还有辛亥革命镇江起义领导人林述庆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