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英都“拔拔灯”活动起源于古时纤夫“拔船,融合于“游灯闹春”民俗之中,是一项集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民俗活动,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九,地点为英溪流域各自然村。拔拔灯以粗绳系灯,每阵领头由一青壮年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身前行,拉动等阵向前行进,状如拔灯(拉纤),“拔拔灯”由此而来。
验收材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