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锡雕,这是一种地域性极强的制锡技艺。锡器,位列五金之一,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泉州人对于锡器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南派锡雕的制作首先需要模具,常见以木材为主。除了模具的雕刻,泉州锡雕前期还需要大量的测绘准备工作。一般来说一件锡雕的宫灯需要铸造两百多个锡片,逐个修整出镂空的雕饰,按照图纸比例手工焊接,磨光成型,最后用金粉、珠串等进行装饰。与北派锡雕以敲打为主的制作技巧不同,泉州锡雕是一种拼接的艺术,一件完整的锡雕作品往往需要成千上万个锡片焊接完成,如何将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锡片焊接起来,是整个锡雕制作的难点。
宋元以后,泉州凭借便利的海上交通,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区域。清代,在泉州城最中心的街巷曾开设了30多家打锡商铺,“打锡巷”由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