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陈氏支祠

    闽侯县南通镇陈厝村的陈氏支祠,素以历代人才辈出而见著,享有“江山陈”之美誉。
陈厝陈氏始祖乃陈润,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县,晋永嘉之乱,于是携眷南迁入闽,居长乐岱边,润二十世孙陈转又自岱边迁阳厦。宋景德祥符年间(1004-1016),转之子岌的第五房、仕宋领三司陈恕,定聘芹洲(今陈厝)马氏,遂定居于此,是为陈厝陈氏开基祖。
陈氏世居陈厝,迄今历九百余年,传三十七代,子孙蕃盛,现今有“十三代相见”之胃,且历代人才迭出,自宣和至开禧年间(1119-1205)八十多年,先后及第进士者凡五十多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转七世孙陈烈。
陈烈,字季慈,北宋学者,人称季甫先生,学行端饬,动辄遵古礼,故从学者众。仁宗嘉▲中,召为本州教授,欧阳修荐之,召为国子监直讲,仕宣德郎,与陈襄、郑穆、周希孟相倡道学,以诚意正心,知性知天为本,世称“海滨四先生”。陈烈曾于翁山建“江山第一楼”为读书所,是为“江山陈”得名之由来。
迄至近现代,“江山陈”亦有名人继相涌出,清光绪丁丑进士陈壁,历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吏部掌印给事中、顺天府尹、户部侍郎等要职,其间以整肃福建船政、创办苍霞精舍、统一铜元辅币作用等行动为世称道,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壁任邮传部尚书,极力推动各部门的近代化,同年奏办一家近代金融机构—通商银行,有所作为,是一位近代有远见的名宦,1928年逝世。其它较有声名者,有辛亥革命时期的陈明钟,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曾任福建省水上检察厅长;现我军少将陈在炳等等皆出自“江山陈”一脉。
“江山陈”蕃衍既盛,流布亦广,迁往省内各地的主要有尤溪、永泰、福州及古灵、苏坂、阳岐等地,旅外缅甸、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江山陈氏支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四十七年(1782)因失火而又重构,民国二十年(1931)予以重建,今于1991年大修,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祠共分三进,建筑面积达2300平方米,坐东朝西,中轴线上依次有门楼、戏台、中殿、后殿及后花园,布局严谨,两侧筑青砖风火墙。门楼作歇山顶,五开四进,门上高悬“尚书第”匾,为清光绪三十二年陈壁任邮传部尚书时所立,下有于右任书“江山陈氏支祠”横额,极为耀目;中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高十余米,坡顶,大木构架系抬梁、穿斗混合式作法,大殿正中额堂号“致悫堂”。后殿为一穿斗式构建筑,殿内设神龛,祀列祖列宗神位牌,龛上横匾为陈立夫题“江山陈氏宗祠”,殿前两庑设銮仪,肃穆庄重。
该祠的独特之处,即祠堂内匾额、楹柱间题联多系名人手笔,尤以近现代为众,自清季迄于民国间,计有清太傅陈宝琛、清国务总理郑孝胥、书画家沈觐冕、洪亮、孟▲棠、民国国府主席林森、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陈立夫、同盟会会员林之厦、国民福建省长萨镇冰及海军上将陈绍宽,还有今我军宿将洪学智等,其联句意味隽永,书法精妙,可谓该祠一绝。现祠列为闽侯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有抄本《江山陈氏家谱》、《颍川陈氏族谱系下岱厦江山陈氏谱》、《江山陈氏族谱系下孟藩派家谱》等谱牒。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Copyright©2003-2004 www.fjli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