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 台湾概况 历史民俗 名胜古迹 台湾宗教 台湾法律
                                                                   
台湾的地名

为了了解台湾的地理、历史、民情、风习,必须探讨台湾各地旧地名的由来和信义,始得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兹列举台湾各地的各种旧地名,分为几个类型,加以说明如下:
平埔语、山地语的地名——台湾在五千年前,就受到我国大陆文化的影响。古代华北各省的黑陶文化,和彩陶文化的遗物,在台湾各地都曾发现过,由此可资证明。后来,平埔族和山地同胞从南方移住进来,分布在台湾各地,因而平埔语和山地语的地名,可以在岛上到处找得出来。例如:高雄市的打狗、嘉义县的打猫、苗栗县的吞霄、新竹县的竹堑、台北县的秀朗、台北市的艋舺、大龙峒、北投等,都是平埔语的地名,台北县的乌来、南投县的埔里等,便是从前山地同胞泰雅尔族所使用的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关于“台湾”这一地名的由来,虽然也有多种牵强附会的说法,但是它是起源于今台南市安平区一个平埔族的村落“台窝湾”之说,应该是最好的根据了。
从祖籍移植而来的地名——移民们开拓了一处新的地方,往往就把他们祖籍的地名移植于新开的土地,藉以怀念故乡的山川草木、风俗习惯。如台南市的安平、屏东县的潮州、高雄县的旗山、台北县的淡水、台北市的圆山、芝山等,便是其比较突出的例子。这些地名,都是从移民祖籍福建、广东两省移植而来的。
与荷兰人、西班牙人有关的地名——明季荷兰人窃据台湾,全部耕地,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称为王田,不许私有,大陆移民和平埔族都是王田的佃农,今台中县仍旧保留有叫王田的地名。当时,大陆移民称荷兰人为“红毛”。今高雄县、新竹县,都保留有叫红毛港的地名。凡是类似这种名称的地方,就都是昔日荷兰船停泊的场所。台北县富贵角是荷兰语地名,该县三貂角也是一个西班牙语的地名。
与郑氏之统治有关的地名——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以后,郑氏三世二十二年之间,便以台湾为其反清复明的基地。郑氏复台后,立即采行了军队屯田制度,在台湾南部成立了四十多个屯田区。这种屯田,也叫营盘田,今天台南县仍旧保留着柳营、下营、中营、林凤营等等一类地名,高雄市有左营、高雄县有角秀等一类地名,就都是当时设有营盘的缘故。还有郑氏从荷兰人接收过来的王田,把它改为官田。就是到现在,台南县仍然还保留官田这个地名。
与地形有关的地名——移民初到台湾,首先看到的当然是移住地的地形景观。到了定居以后,地形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又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台湾各地,与地形有关的地名,似乎占有绝对多数。台南市的鲲鯓、嘉义县的布袋、彰化县的圆林、苗栗县的大湖、台北县的南港、坪顶、坪林、台北市的南港、嵌顶、中仑、内湖、竹仔湖等,便是其较为显著的实例。按鲲鯓便是海上沙洲的美称,布袋是形容河流弯曲,宛若布袋。圆林是指圆形的森林,都是说明当地地形的特征。大湖、内湖、竹仔湖等,并非指湖沼池塘之类,而是指山间的小盆地。依照闽南语,山间小盆地叫湖,湖沼叫潭,池塘叫埤,因而在台湾,湖这一名词,并无湖沼之含义。南港、北港,是指河川的南岸、北岸,不一定有港口之含义。依照闽南语,港这一名词,仅指河川而已,岸上有无港埠设施,并非必须不可缺少的条件。坪顶、坪林,就是平顶、平林,坪乃是平的俗字。嵌顶便是山顶,中仑便是中山。依照闽南语,嵌、仑等都是指小山。此外,台中县的东势、苗栗县的南势、北势,也都属于与地形有关的地名。用不着说,东势就是东方,南势、北势就是南方、北方。闽南语,惯以势这一字指示方向,习以为常。
与移民垦植有关的地名——台湾南部,开拓极早。至于中部、北部,到了清初雍正乾隆之交,才开始着手大规模的开拓。因而与清初开拓有关的地名,在台湾的中部与北部特多。台中县的头家厝、苗栗县的田寮、台北县的枋寮、五股、九份、土城、竹围、新竹县的土牛、台北市的三张犁、六张犁、十二甲、石牌、鼓亭、公馆、木栅等便是。头家厝是地主的馆邸、田寮是佃农的小屋。枋寮是木板小屋,往往建盖在采集樟脑的地区内。五股是五个人合资合股开垦的地方,九份是九个人出资开垦的田园。土城、土牛,都是土堡,竹围便是以竹篱笆围绕的城堡,这些都是开拓当初的防番设施。三张犁是三把犁头足以耕作的田地,六张犁则需要六把犁头。十二甲便是新开的十二甲田地。在台湾,以甲为计算单位,始自荷兰人、西班牙人窃据之时期,而沿用至今日。台北市的石牌、鼓亭、公馆、木栅等地名,也都与防番有密切关联。石牌,便是官府所立汉番田园交界的界石。鼓亭、公馆、木栅等地,曾经都有过这些名称的防番设施,到后来才转变成为该地方的地名。
与汉番杂居有关的地名——最早从闽粤渡海来台的移民们,大多进入平埔族的聚落,和他们混杂居住,很少另外建立新的村落而单独居住。大凡旧有的平埔族聚落,通常都占有地利条件最优的地点,因此移民们也不得不先卜居于旧有的聚落附近,然后再作打算。台北市北投区的番仔厝、台北县的社后、台中县的大肚、彰化县的社口、嘉义县的番婆等地,曾经都是如上的杂居村落。
与移民村落有关的地名——清初移民所开拓村落,其地名往往冠有新、大等形容词,以示吉祥。至于同姓村落,则采用冠有居住人姓氏之地名,以示其血缘关系。台北县的新荘、新店、桃园县的新屋、新竹县的大庄等,便是前者的实例。台北市的朱厝仑、桃园县的宋屋、彰化县的罗厝等,则是后者的实例。闽南移民称房屋为“厝”,粤东的客家移民称房屋为“屋”,用语有所不同。用不着说,称“屋”才是正当的用法,“厝”这一名词,乃是闽省特有的方言,不通行于全国。
与建筑物有关的地名——与建造物有关的地名,在都市里较多。台南市的风神庙、接官亭、新楼、南厂、台北市艋舺的大厝口、土地公口、桃园县的中坜、内坜、杨梅坜等,便是其主要的例子。“坜”这一名词则是驿站的俗称。
与生产物有关的地名——从前台湾农村、渔村的住民,喜欢采用与生产物有关的地名。高雄市的盐埕、台北县的柑仔园、嘉义县的麻园、竹崎,南投县的鱼池、竹山、鹿谷,台北市的大稻埕等便是其主要的例子。
与重要史事有关的地名——与重要史事有关的地名,可分两种。其一是在民间自然发生的,其二是由朝廷、官府特地命名的。南投县的林圮埔、台南县的将军港、澎湖县的将军澳等,属于第一种。彰化县的彰化、嘉义县的嘉义,则属于第二种。林圮埔是郑氏勇将林圮开拓的地方,现在改为竹山。将军港、将军澳,都与清靖海侯施琅将军有渊源,故名。彰化,旧名半线,原是个平埔族的聚落,到了清代初期,教化普及,因而乃取义显彰王化,由官方命名彰化。嘉义,旧名诸罗山,最初也是平埔族居住的地方,当清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倡乱之际,当地居民同心协力击溃乱党,因而清廷嘉许其忠义,乃将诸罗山改称嘉义。彰化、嘉义这些地名,在台湾尚属希罕的事例。
与故事传说有关的地名——台湾各地,与故事、传说有关的地名,为数不少。其中,与国姓爷传说有关的,又占多数。台北市中山区的剑潭、北投区的猪哥石、台北县的莺哥石、肉鸢山等地名,都以国姓爷的英雄传说为其背景,台南市的国姓港,相传也是一处国姓爷的古迹。此外,有关神仙传说的地名也很多,基隆市的仙洞、台北市景美的仙迹岩等便是。
台湾各地旧地名中,不属于上列任何一类型的,为数不多,并且这些往往不过是上列诸类型的混合,或变种、亚种而已。与上列各种类型完全不相涉者,只能举出极少的与愿望有关的地名,例如:太平山、太平岭、太平街、永乐街等等。
此外,台湾地区,还旧残留着很多日语地名,例如:台北市的松山、万华,高雄市的高雄、寿山,台中县的丰原、清水、雾峰,彰化县的花坛、田中,嘉义县的民雄,以及东部各县大多数的小地名。



 

<<上一记录 下载显示的记录 打印显示的记录 推荐给你的朋友 下一记录>>
         
  Copyright©2003-2004 www.fjli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建省图书馆